太惨太惨,全然不拿中国人当人。影片中照相馆里显影的一张张残杀中国百姓的照片,永远在向我们呻吟、向我们哭诉、向我们呐喊:不能忘记苦难!
照片不说谎,照片永远记录下发生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的那一段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反映日本侵略者把昌明鼎盛的十朝都会南京屠城为人间地狱的电影也看过几部,尤以这部《南京照相馆》看后,让我格外地沉重压抑。
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影片中浓浓的乡音让我更加沉浸其中。乡音——那南京、镇江、扬州、淮安一带的苏北乡音,入耳就是亲切。电影中的主角照相馆老板临死前用那句带着浓浓南京方言吐出的最后一句怒吼:“你们把南京搞成这个鬼样子!”这是被日本鬼子残害的南京老百姓死不瞑目的永远控诉!我们永远不能忘却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到了最危险时候的苦难岁月!
很遗憾师范毕业教书育人吸了一辈子粉笔灰的姨娘没有看到这部影片,她于今年荷月离世。表哥是在七七满七之日通过微信向我们报丧的,这也是我姨娘生前要求这样安排的。表哥在微信中说,姨娘有段时间常回忆往事。姨娘说:“我恨日本鬼子,我们的童年一直在逃难中度过,要不是哥哥(也就是我舅舅)悲惨的哭泣,爸爸(也就是我外公)放弃带走哥哥的计划,我们家真的会妻离子散。”
姨娘说到的这件事,舅舅生前也曾跟我讲过。那时外公外婆一家在镇江过着勤俭的生活。舅舅曾跟我说抗日战争之前是他少年最快乐的时光,那时外公带着舅舅到学校图书馆拜托一位工友借书阅读。舅舅说那段时间他读了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中许多文学作品,有东欧的也有挪威的,中国的古典小说也是在那时看的。
解放前,外公在淮安、镇江、南京、溱潼等地的多所中小学从事类似总务后勤的工作,他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工农速成中学、上海教育学院工作至退休。日本侵略战争,造成老百姓的颠沛流离,镇江沦陷前,外公外婆带着舅舅、姨娘和我母亲回到老家淮安。外公深知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加之舅舅学习特别优秀,一天外公遇上一位老师要去重庆大后方教书,我外公就希望这位老师能带上我舅舅继续读书,准备把外婆留在淮安照顾姨娘和我母亲,外公带上年幼的舅舅随那位老师一起去重庆。
与亲人分别的那天,舅舅说从淮安到淮阴足足卅里路,他们父子俩来回共走了三趟,最后到了淮阴,舅舅哭了一夜,舍不得离开外婆和两个妹妹,此事也就作罢。但外公始终把不能耽误舅舅读书的事情放在心上,想办法托人让舅舅到东台县临时中学读书。最终舅舅学有所成,解放后参军还成为军报记者。改革开放后,舅舅离休安度晚年。
舅舅还跟我讲过一件让我痛恨日本鬼子的事情。八年抗战期间,外公外婆带着舅舅姨娘和我母亲又回到镇江生活。乘船刚到镇江时,一家人从跳板上下船,因我母亲那时不过是个六七岁小女孩胆小,在跳板上摇摇晃晃,外公赶快去搀扶我母亲时,日本兵嫌外公动作慢了,打了我外公一巴掌。
舅舅告诉我,在那个苦难的年月,外公外婆为了三个子女成才,吃了许多辛苦,受了许多委屈。
我在上海读书期间,我曾听我的堂姑姑说过,我爷爷的亲哥哥,也就是我的大爷爷在扬州沦陷后,有人看到他被日本兵抓去干苦力,就再也没有回来,估计是被日本人杀害了。国破家仇,怎能忘记。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亿兆一心,战则必胜!”我们深知胜利的日子是成千上万英雄们的鲜血赢来的!相信那些在抗日战争中死难的人们和为赢得这场战争牺牲的烈士们在天之灵,会与我们一起感受站立起来的中国正坚定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上!
热爱和平的全体中国人民都在热情期待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隆重阅兵。“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势不可挡的钢铁长城将在庄严嘹亮的国歌声中列阵,以整齐的步伐、坚毅的目光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响亮的口号将在雄伟壮阔的天安门广场和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面前汇聚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唯有如此,历史的苦难才能转化为中华民族绵绵不绝的奋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