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春联 过大年 陈志光(郑州日产)

过年的时候,无论大江南北,都有贴春联的习俗,不仅能够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使“年味”更浓,而且可通过春联表达对新年的良好愿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父亲在我们村里算得上是个文化人,写得一手劲道的毛笔字,每逢过年或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不少乡亲都找父亲帮忙写,父亲也乐意为大家服务。过年前夕,乡亲们只要从店里买几张大红纸,往我家里一送,告知有几扇双门、几扇单门,写几个“福”字、几个“喜”字就行。其他诸如纸张剪裁、买墨研墨、春联书写等都交给父亲,一条龙服务到底。对每户委托的春联,父亲都会认真对待,尽量做到既书写美观又节约纸张。为了量体裁衣、精益求精,还经常带尺子到人家家里实地查勘,测量门两侧和门楣的尺寸,为了张贴后的美观效果,他替人家周全考虑。

我自小就爱看父亲写春联。孩童时期虽然不懂联中之意,也不会欣赏毛笔书法,但就喜欢父亲挥毫泼墨的豪气和洒脱。写春联之前,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他将整张大红纸往八仙桌上平铺摊开,根据春联字数,七折八折之后,“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副副不同形状大小的春联纸就剪裁而成。随后,将墨汁从瓶中倒入敞口的小碗里(家里没有砚台,为了毛笔易蘸墨,就用小碗替代),用毛笔饱蘸墨汁后,在碗口来回刮几下,就开始落笔挥毫了。只见他双脚叉开,凝神定气,身体往前微微倾斜,将笔落在鲜红的纸上,铁画银钩、抑扬顿挫,极富节奏感,不一会儿一副美观大气的春联就写好了。除了书写春联,父亲还会合理利用纸张的“边角余料”,写一些“单联”,比如贴在猪圈上的“六畜兴旺”,贴在牛栏上的“牛肥马壮”,贴在灶台上的“小心火烛”等等。此外,父亲的手也特别巧,还会剪一些精美的窗花,贴在窗户、墙壁或者门柱上。

父亲书写春联时,我站在旁边并非只是欣赏,也会主动帮着打下手。比如:为了便于父亲在适宜的位置落笔,他每写完几个字我都会轻轻将纸往前拉拽,使他能够保持最好的书写姿态;春联写好后,为了避免联上的墨汁流滑出来,我会将春联抚平拉直,和父亲一起“抬”下来放在地上晾干。等字迹晾干了,父亲会让我给人家送去,有时人家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会抓一把糖果、瓜子之类的零食塞在我的口袋里。

耳濡目染之中,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写春联。我的毛笔字虽然没有父亲的大气美观,但也练就了自己能够在书写现场结合各家的实际所需作联,创作出各式不同的春联,且能够尽量保持春联达意、平仄工整,因此,博得乡里乡亲们的喜爱。父亲也有意培养我作联写联,在春联设计、纸张选取、书写技巧等方面给予我悉心指导。上中学后,只要乡亲有需要写春联的,父亲就把我喊去帮着一起写,在实战中不断得到锻炼提升。有一年寒假,还在县城摆摊卖过春联,勤工俭学。直到现在,即使远离家乡,依然还有乡亲通过电话、微信和我联系,请我作联。

如今,随着物资的丰富和节奏的加快,人们不愿意再费时费力书写春联,不少人选择直接从市场购买。而我,依然保持着作联和写联的习惯,这是一种家风的传承,是一种初心的坚守,也是一种情怀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