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报讯】构建全场景数字化仿真平台,采集60万台车辆全时全域运行数据,建立覆盖29个区域、107个场景的AI场景库,实现动力链参数与892条典型线路工况的智能匹配,使龙擎3.0动力链开发周期缩短30%,燃油经济性提升6%……这是东风商用车龙擎3.0高效智慧动力链开发中,数字化协同产品开发体系带来的可喜成果。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研发团队始终秉持为客户寻找最优解决方案的理念,把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物联网这些技术贯穿产品全价值链,坚持智慧精进开发,从设计验证到控制策略优化,到用户服务闭环管理,不仅重构了开发流程,大大提升了效率,更让“用户价值导向”理念真正落地。
研发人员在一线,倾听客户声音
数智研发:精研最优解,锻造卓越动力
在数字化转型时代,如何让数字化服务好客户?
“起步更快一点,爬坡能力更强一点,烧油更少一点!”针对这些客户反映强烈的诉求,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重型动力链研发团队着手对龙擎3.0发动机进行多方面的升级改进。
从2022年开始,研发团队就在产品设计中引入了机器学习手段,对燃烧系统和空气系统进行深度优化。通过气道与燃烧室协同设计,深度学习4000多组燃烧模型迭代,使得缸内燃烧效率显著提升。
团队依托正向自主研发体系,在发动机低摩擦技术和智能热管理技术方向上实现了技术突破,综合性能指标较竞品优10%。通过系列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同时,结合东风商用车多项关键技术,有效保障了龙擎3.0在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上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研发团队通过“数据驱动+模型仿真+AI寻优”三维技术融合,为各细分场景物流客户寻找运输解决方案的最优解。
刘冰是东风商用车变速箱开发平台主任工程师。在龙擎3.0动力链搭载的DA12变速箱仿真分析过程中,针对变速箱壳体固有频率与齿轮啮合频率接近,易产生共振,进而导致噪音大的问题,他和团队成员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在重量、强度、模态中找到最佳平衡点。数智化工具的应用不仅使设计验证周期较传统方式大大缩短,更让产品开发初期A样机台架故障率大幅降低。
“依托车联网平台及大数据系统,我们采集超过2000万公里的实际行驶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打造出智慧大脑式的调控体系,让龙擎3.0的驾驶平顺性达到国际一线水平。”刘冰介绍。
当前,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已通过数字化场景建模、智能动力链体系搭建等,实现各细分运输场景的客户赋能。
数智服务:构建新生态,提升运营效能
“在龙擎3.0高效智慧动力链研发的实践中,数字化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革命。”重型动力链研发团队把数字化技术进一步从研发向服务领域延伸。
以完好率车联网平台为中枢,东风商用车构建了覆盖“数据采集—智能诊断—场景优化”的全链路服务体系。2024年,通过该体系,研发团队发现,在安阳到连云港全程国道运输中,有自动挡用户习惯性地使用手动挡操作方式,在换挡预期阶段习惯性松油门。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伪手动操作’,司机会认为这样更省油。但恰恰相反,这种操作,会导致油门踏板波动幅度超过40%,这种周期性动力中断,会让油耗异常,每百公里油耗会多2—3升。”作为专业工程师,刘冰依据车联网平台数据,为用户给出了专业的解释。
利用车联网平台,研发团队及时对用户的驾驶作了修正建议,用户更改驾驶习惯后,油耗回归正常水平,真正为用户实现了提前预警和实时指导。全链路服务系统不仅能精准诊断用户的油耗和气耗量异常,更能对磨损类故障进行预见性报警。
研发团队通过车联网大数据动态预测模型,对投入市场的车辆状态进行全面实时掌握,对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等关键重要件生命周期内的表现进行监控和预测,借助车云一体化的预见性报警功能,可在告知用户提前进站维修的同时通知站点做好备件储备。
当前东风商用车完好率已达到99.73%,到2027年,东风商用车完好率服务运营平台将实现完好率100%的目标。
东风商用车龙擎3.0动力链平台已全面实现OTA远程无线升级功能,可为客户实现无需进站就能方便快捷地维保升级,为客户带来常用常新的驾驶体验。同时,完好率中心的数据反哺,让用户工况数据可即时回传研发端,形成“需求—开发—验证—服务”的数字化闭环。
未来,随着完好率中心接入更多维度的生态数据,东风商用车动力系统的开发将真正实现“用户定义价值,数据驱动进化”的愿景。
(记者 熊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