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帖是书法学习的重要一环 周世荣(东风退休职工)

读帖就是通过对古代经典法帖的细心观察和分析思考,从中揣悟字的架构特点、行笔动作、笔势承接以及作品篇章的风格特色。

书法学习的“读帖”与“临帖”是相辅相成、互补并列的关系。“读帖”是为了更好地“临帖”,以便临写的形神兼备,在临帖书写的实践当中,又能使“读帖”获得的认识更加深化。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善于用读帖,能够对临帖学习效果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对书法创作也尤为重要。只有坚持对古人经典法帖的深入研读与临写,广泛吸收,心摹手追,循序渐进,才能不断培养提升审美眼力,使书法水平逐步提高。

历代书法名家无不重视“读帖”。《新唐书》曾记载欧阳询看碑的趣事。“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傍,三日方去。”欧阳询偶见西晋大书法家索靖字迹,连看三日,观察之细,体会之深,历来传为美谈。

南宋书法理论家姜夔《续书谱》曰:“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视,思其运笔之理。”足见古人对读帖的重视。

读帖,要注重对古人法帖在用笔、结体、章法三个方面的借鉴、吸收和感悟。

书法教育家吴汝贤在观察法帖,分析法帖中总结出笔法的起笔、收笔、露锋、藏锋、顿挫轻重;结体的疏密、停匀、正侧、大小;章法的布局;落款、钤印等《读帖十观》,非常具象可知的“十观”,对于书法学习很有益处和参考价值。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前句是指读帖,后句是指临帖。

读帖,要达到有所悟有所感的地步也并非容易,这就要求在读帖的过程中,加强读帖能力的提高,要增强书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传统文化修养的培养,在临写和创作中,一点一点地体会并力争达到与古人经典法帖“心灵”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