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总有一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行。
总有一个个故事,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东风,有许许多多故事。
每一个东风人,都是书写故事的主角。有些人或许并不广为人知,有些事或许并不惊天动地,但他们都是闪耀的星辰,共同织就苍穹的浩瀚,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和骄傲。
东风,从一个个故事中走来,又因这一个个故事而继续。
1969年元月,鄂西北冬天的雪比北方还大。刚毕业不久的我,怀着建设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雄心壮志,背着棉被和干粮,就随着“三线建设”的队伍一起来到鄂西北这片土地。
这里群山怀抱,四季分明,“建市”以前叫“十堰镇”。就是这样一个偏僻小镇,被国家选定为建设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厂址。可以说“二汽”是那个时代“备战备荒”的产物。
踏上这片土地之前,我在脑海中想象过“二汽”的样子,一定是厂房林立、机器轰鸣、车流如织的一片繁忙景象。
然而,当我真正来到这里,展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片“开门见山”的荒凉景象,山上树木稀少,唯一的一条坑坑洼洼的砂石公路横贯东西,所有人住的是“芦席棚”,喝的是河沟水,照明用的是马灯、煤油灯,日常生活用品全靠汽车从山外运进山沟。
在众多偏僻山沟中,吕家沟更为偏僻。吕家沟,它是二汽专用刃量具厂的厂址所在地。听先期到来的同志介绍,他们来时,别说芦席棚了,连搭建棚子的花柳树枝都没有。吕家沟的建设大军有成百上千,有的从大城市来,也只能吃住在当地老乡家。
登高架设电线
“二汽”的建设,是直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采取了“聚宝”的办法:聚集全国人才之宝、设备之宝、技术之宝,汇集全国、全行业最优秀的人才,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还有最先进的设备。
随着建设的进展,从全国各地支援建设的精英人才陆续来到十堰,有来自北京102的建设者,有来自武汉工业建设设计院的设计者……汇集十堰,共同奋斗建设“二汽”。
在山沟里建“二汽”,没有电不行。为了解决专用刃量具厂工地照明用电,刃量具厂筹备组,特向“二汽建设指挥部”申请了一台25马力的柴油发电机组,由原刃量具厂副厂长费广勤任简易发电机房站长。
配备的一台25马力的柴油发电机组,远远满足不了刃量具厂建设用电的需要,是制约吕家沟工地建设的主要矛盾之一。为了解决这一关键性难题,专用刃量具厂筹备组决定,引丹江电到吕家沟。
吕家沟的老模样
这一任务交给了当时的机动组,机动组共10人,多是从大中专学校分配来的毕业生,虽然有学电工专业的技术人员若干,但他们从来没有架设过电力线路。因此,组长秦金德感到任务既光荣,又责任重大。
当时,真是除了人心齐之外,什么条件都不具备,难度可想而知。机动组全体同志没有被困难吓倒,为了完成筹备组交给的任务,召开会议研究方案、制定措施,目标是保证在1969年5月1日前吕家沟用上丹江电。
为了在技术上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们聘请了北京102建设指挥部一名“外线电工”老师为技术指导和顾问。在技术顾问的指导下,我们自己学习立电线杆、放线、架线、爬杆接线等技术。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工种之别,大家一起上阵。甚至当地老百姓也有主动来帮忙。他们说:“建设‘二汽’,农家子弟还可以到‘二汽’当工人,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希望啊!既然现在要先通电,我们怎么能不帮忙呢!”
吕家沟第一代电网部分建设者合影
热情、毅力、信心、决心凝聚,奇迹发生了。在1969年“五一”劳动节到来之前,我们提前从设备修造厂(现专用设备厂)工地引来了丹江电,建起了吕家沟第一座低压配电站。
从“聚宝”开始,“二汽”海纳百川。在激情创业中,“二汽人”艰苦奋斗,在亘古沉寂的大山里点亮了一盏盏电灯。吕家沟用上了丹江电,也成为我们一代建设者永恒的记忆。
现在,吕家沟到处绿树成荫(口述人:甘培俊 通讯员 陈敏捷 整理 责任编辑 龚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