烎烎烎!TA的“引擎”燃力十足!

以强有力的党建融入研发工作,不断实现自主核心技术突破,成为驱动商用车领域科技创新的红色“引擎”。近期,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党委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5月25日,龙擎DDi16发动机成功“点火”。该款发动机聚焦当前发动机领域的核心前沿技术,在快速燃烧、高温冷却、NVH协同优化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中取得新突破,这是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自主核心技术突破的最新项目。

“没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不仅很难引领市场,相反还有可能被‘卡脖子’。”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中心长吴怀主说。

为此,2020年起,技术中心展开商品竞争力、核心技术、体制机制对标,并围绕商品特性目标全面梳理和审视支撑目标达成的核心技术,梳理出1000多项核心技术,制定目标并将其作为政治责任进行压实。

同时,技术中心党委将首批“卡脖子”技术突破任务以10个专题进行立项,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发挥科研领域专长,实干笃行,在十大课题中担纲挂帅,协调最优资源,定期听取推进报告、审定年内关键节点达成情况,并及时向上级党委报告进展。

此外,技术中心党委开展“打造领先优势,你我共同行动”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和立功竞赛活动,团结带领包括700名党员在内的1800名研发员工克难攻坚,促进全价值链整体效率提升,以强有力的党建引领东风商用车研发事业高质量发展。

研发效率每年提升10%,这是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开发管理部副部长宋小宁时刻牵挂的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从战略到执行进行体系化的改善,需要从每一个细分市场、每一分研发经费里挖掘优化空间,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带动每一个项目团队迸发激情与活力。

为此,2021年,技术中心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入手,设立研发模拟利润中心,打造“基于价值创造的”项目激励暨竞争机制,以提供研发效率持续提升的源泉。

2月,技术中心正式成立包括7个试验室和1个维保科室在内的研发试验室模拟利润中心,8个总经理走马上任,时刻琢磨如何“开源节流”。

通过保证开动率,上半年,8个模拟利润中心在完成内部试验任务的基础上,已超额完成阶段利润目标,并且不断拓展外部收入。

3月,经过近3年的研讨和酝酿,技术中心正式启动“基于价值创造的”项目激励暨竞争机制,这是其为提升研发效率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改革按照“价值导向 揭榜挂帅”原则,将所有商品、技术、管理类项目全部按照“三个锁定”(目标锁定、投入锁定、激励锁定)进行包装。每个项目包的客户价值决定项目激励额度,且与项目实际达成的利润和销量挂钩,并面向全体研发人员进行公开招标。

此项改革打破了长期的项目负责人制定机制,为更多年轻研发人员提供了公平竞争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目前,经技术中心发包委员会评审,首批100余名员工脱颖而出,集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于一身,成为CVE(细分市场团队领袖)。

通过该机制的运行,技术中心已顺利完成上半年商品、技术开发任务,实现客户价值率提升10.4%。

技术中心党委加强“三基建设”,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树立典型,讲好研发“四个故事”,提高党员行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朱勇是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动力性经济性特性项目CVE,带领团队同时负责技术研究、车型开发与市场支持三部分内容。

在朱勇看来,商用车是用户用于谋生的生产工具,尽可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就是朱勇团队所追求的目标。“如果看技术研究这个岗位特点,很多人会认为我们是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搞设计,但实际上,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深入用户身边,采集第一手数据,从源头上提升用户使用经济性。”朱勇笑道。

近年来,为了增加产品对各区域的适配性,朱勇带领党员为主要构成的团队跑遍了天南地北,在新疆、西藏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一辆商用车可能是用户全部的家当,我们必须要做到可靠。”朱勇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技术中心领导班子将“我为客户做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带领全体党员立足岗位,传承发扬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开办读书活动、增设纯净水机、开展救护培训……围绕员工关心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技术中心党委办实事、办好事,千方百计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

“后续,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党委将带领商用车研发团队全心全意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用‘最大公约数’统一思想,建设研发人美好生活,使商用车研发事业保持生机活力,为建设国际一流商用车技术中心提供坚强保证。”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党委书记陈小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