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车”不仅是工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寻东风轻型车“新质造”的秘密

【东风汽车报讯】11月10日至13日,2025年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在武汉举行。车展上,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股份”)发布了东风轻型车全新品牌“东风乾坤”。新品牌的首款车型东风乾坤K6轻卡,为生鲜冷链运输物流量身定制。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款传统意义上的“工具车”,竟然适配车载厨具,还配备车载AED、制氧机、智能中控大屏等,为货运司机提供智能、舒适的驾驶体验。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东风股份商品研发院、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东风股份智能制造绿色工厂等,从一辆车的研发设计、动力匹配、生产制造全流程,探寻东风轻型车“新质造”的秘密。

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总装线

创新研发尊重“场景差异化需求”

东风股份商品研发院是东风轻型车的核心研发机构,专注于整车设计、功能定义、性能集成及全流程开发,拥有发动机实验室、工程验证中心、智能网联试验室等。

东风轻型车的产品主要包括轻卡、工程车、厢式车等,这类车型的市场反响,与厂家在创新研发方面能否充分考虑物流、客运、特种作业等不同领域的运营场景需求密切相关。

不久前上市的东风睿立达V8E厢式车,主要面向城市配送物流市场。东风股份在研发车型时,不仅采用大功率电机和后驱结构,使其获得更强动力和更小转弯半径,还对货箱尺寸、货台高度、侧滑门开口等细节精心设计,便于货物装卸,对分秒必争的商超配送、仓储物流来说,能提升工作效率。

东风股份在车展发布全新品牌“东风乾坤

东风股份商品研发院院长强小文认为,在商用车创新研发领域,要尊重“场景差异化需求”。据介绍,在东风股份规划的适配体系中,纯电技术聚焦城配冷链、快递末端等城市物流场景,依托800V高压平台实现长续航快补能,配合预约充电功能,利用谷时电价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混动技术主攻城郊物流、农产品运输等跨城场景,东风M9T混动系统可实现多种驱动模式切换,较传统燃油车型节能25%以上;燃料电池作为中长途城际物流的重要补充方式,重点要突破低温启动与使用寿命。

以东风乾坤K6轻卡为例,通过卓越的驾乘舒适性降低司机疲劳,车载煮饭煲、优化睡舱等配置解决司机在途生活痛点,配备车载AED、制氧机等设备,守护司机生命安全。对司机的关怀,转化为可感知的产品竞争力。

东风睿立达新能源厢式车

“场景定义产品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关键在于建立标准化的转化机制。”强小文说,东风股份已建立了55个细分场景,并定期针对客户开展跟车式调研,力求准确把握每个场景的真实需求,为该场景客户针对性改进研发。

让发动机与整车“无缝融合”

车展上发布的东风乾坤K6轻卡,搭载了东风康明斯3.0L高效发动机。该款发动机针对用户实际运营场景进行深度定制,低速区间即可爆发强劲扭矩,适合城区物流配送高频启停路况,实现了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的全方位升级。

产品力的持续升级,离不开东风康明斯的智能制造体系。11月1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实地参观了东风康明斯覆盖全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工厂。

东风汽车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集群

东风康明斯智能化工厂集成了AI视觉检测、机器人精准装配等先进技术,搭配全流程数字化追溯体系,多重保障每台发动机的生产精度与一致性。在柔性生产方面,生产线可快速调整流程,高效响应东风股份订单需求,实现发动机生产计划与整车装配节奏的精准匹配,大幅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发动机与整车“无缝融合”才能发挥最大价值。东风康明斯与东风轻型车为此开展深度专属调校:一方面,采集整车多工况行驶数据,联合研发团队结合载重、风阻及运输特点,精准匹配发动机马力与后桥速比,让发动机始终处于高效区间,实现强动力与低油耗的平衡;另一方面,优化整车散热系统,保障发动机严苛工况下的工作温度与部件耐久性,同时加装降噪美容罩、改进悬置系统,隔绝抖动与振动,减轻驾驶疲劳,提升运营安全与出勤效率。

“技术是穿越周期、赢得未来的根本。”东风康明斯相关负责人介绍,持续优化柴油与燃气发动机性能的同时,东风康明斯在新能源赛道的布局也十分坚定,他们致力于氢内燃机、氢燃料电池以及可兼容甲醇、氢气的新型发动机平台的预研,通过多元技术路线为不同场景客户提供最经济、最高效的动力选择。

东风股份襄阳工厂智能化生产

“智能+绿色”打造世界一流的轻型车生产线

“打造世界一流的轻型车生产线”,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工厂,墙上硕大的标语振奋人心。厂房内,国内首条轻卡自动化AGV(智能搬运机器人)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通过智能系统精密调度,搬运机器人将与车型匹配的零部件送往指定工位,工人在三步之内,便能拿到所需零部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智能制造与柔性生产线双重加持下,该工厂一总装车间能生产600余款配置各异的车型,满足客户高度定制化需求。

据介绍,东风股份襄阳工厂以“绿色环保、数字贯通、柔性制造、平台共享”为目标,向智能制造和绿色生产升级,已成为东风轻型车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我1994年就到了襄阳工厂,在这里工作了31年,还会一直干下去。”魏明伟见证了东风轻型车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他本人也因为扎根一线,在生产制造创新改善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在魏明伟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牵引下,襄阳工厂形成“劳模工匠领衔、技术骨干协同、全体员工齐参与”的创新氛围。11月5日,东风汽车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集群也在襄阳工厂揭牌,该集群由襄阳基地1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联合组成,覆盖全产业链,助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创效成果转化。

1995年7月,首批3吨东风轻型商用车在襄阳下线;30年后,这里的产品布局已经覆盖工程车、轻卡、微卡、轻客、厢式车等,广泛应用于城市物流、工程抢险、救护医疗、旅居出行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场景的运输与作业需求。

据悉,今年12月底,襄阳工厂的56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也将全部并网,达成65%绿电替代目标,打造绿色工厂标杆企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然 通讯员 张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