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纪了 (小小说 作者 黄陌远)

    陈强是个东风老基建人,以前搞基建,是行家。退休前一年体验,测骨密度,测试的女大夫和陈强差不多年纪,陈强问我的骨密度怎么样,大夫轻轻地说:有点下降,不过您不用担心,这个年纪了,正常的,平时多喝些牛奶。陈强连忙感谢大夫的好意,心里却想该怎么加强骨密度。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陈强也早随儿子从十堰搬到武汉。入住一个二千多户的小区。陈强是人退事不退,早年搞基建的那些经验,他一直没丢下,参加业委会的志愿者,在小区里搞维修。

    几年下来,维修的房屋不少,陈强都一一记下来,报修的楼栋,具体报修情况和方案,如墙面开裂,屋顶漏水,阳台渗漏等等,记了几大本。

    陈强的亲朋旧友,都劝他:都这把年纪了,当志愿者又没有钱可拿,不折腾了,维修这活儿让年轻人去干。陈强却微笑不语,继续干。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挑剔的居民会对维修后果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陈强总是耐心地与居民和施工队沟通,直到居民满意为止。每完成一次维修,陈强都会记到笔记本上,然后心满意足地闭眼坐一会儿,嘴角上翘,一脸的满足。

    一些邻居邀陈强去学画画,音乐,跳舞,陈强都婉拒了,他有他的健康秘方:早睡早起,早起必在床上敲敲头,揉揉眼,摸摸脸,叩叩齿,甩甩胳膊蹬蹬腿,练半个小时床上操再起来,每天晚饭后风雨无阻都去公园散步,退休后这种习惯雷打不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习惯也使得年近八十的他身板硬朗,干起维修工作丝毫不吃力。

    最近小区业委会换届,新上任的刘主任接到居户投诉,管维修的小官硬要居户签字验收,居户觉得维修没达到要求,会再渗水,不签,两人吵了一架,居户投诉小官不懂维修不讲理。

    陈强听说了,来到业委会,拿着一个笔记本,把历年的维修情况娓娓道来,又把维修的方案讲了讲,刘主任眼睛一亮,还是陈老懂行,有经验,有耐心啊,管了那么多年维修,邻居们都服气。不象现在的小官,没干多长时间,就被人投诉。要不是一些人吵嚷着不要选八十岁的人当志愿者,他当初怎么会选择小官呢?!

     刘主任翻开小区老人台帐,陈强赫然在册!他想到册上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步履蹒跚,连生活都要家人照护。再看看眼前的陈强,面容依然俊朗,眼神依然有光,身板挺拔,走路稳健,说话逻辑清晰。不禁心里感叹:这个年纪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