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报讯】日前,奕派科技襄阳工厂(以下简称“襄阳工厂”)针对双色车身生产中遮蔽过程繁琐、耗时耗材等痛点问题,联合技术部展开涂装工艺攻关,将生产节拍从每小时5辆提升至每小时20辆,单台辅材成本降低31元,单台能耗成本降低5.2元。这场改善让双色车涂装生产成本显著下降,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襄阳工厂为在“改善之旅”活动中获奖的人员颁奖
“目前我们的单车制造成本结构明显优化,运营效益显著提升。”襄阳工厂负责人李啸说。今年上半年,襄阳工厂共实施小改善5333件,人均改善达6.09件,优秀改善课题37项……一组组数据见证了襄阳工厂持续推进精益改善的成效。
一线,是改善创新的主战场。近年来,奕派科技襄阳工厂以“质量、成本、效率、安全”四大维度为基石,构建了全员参与、全方位全流程覆盖的改善生态体系,一场场由智慧驱动、以行动落实的改善热潮蓬勃兴起,为工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小改善”实现品质“大提升”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襄阳工厂将“追求零缺陷,交付百分百可靠产品”作为全员共识和行动纲领,以常态化质量“双争”竞赛等活动为抓手,创新激励机制,使员工将质量观念入脑入心,以“小改善”实现“大提升”,筑起坚固的品质“长城”。
焊装技术人员指导现场改善
涂装车间里,范磊正带着团队研究面漆问题。聚焦面漆质量提升,团队围绕《面漆机器人清洗改善》课题开展攻关,在严格控制油漆来料、环境的同时,从设备保全上着手,成功解决机器人雾化器积漆难题,年节约成本超16万元。
焊装车间针对车身左后门焊接时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在压头上增加一个限位的方式,防止焊接时焊枪晃动和内板磕碰产生分流,彻底消除了隐患。
现场技术室新增D柱安装工装,对D柱饰板底座安装高度进行定位,精确控制Z向高度,并可以根据零部件尺寸变化随时调整,消除生产左右D柱饰板与尾灯间隙缺陷。
总装车间优化电枪操作手法,实现S31后减震器安装一次合格率100%的重大突破……
随着质量“双争”活动的持续深入,襄阳工厂全员改善热情不断增加,对产品品质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上半年,工厂质量改善项目超过1500个,累计发表QC课题15项。
总装车间员工朱瑞奇连续三个月保持个人装配“零缺陷”记录,装配合格率达到100%,日前获得了二季度“质量夸夸卡”奖励。这是襄阳工厂全员深入践行“315”质量文化,创新推出的即时激励机制。员工主动报告一个微小隐患、提出一条有效建议、展现出一份对质量的执着坚守,都能获得这份“看得见的认可”。自6月份以来,共有15人次获得了“质量夸夸卡”奖励,“人人关注质量、人人守护质量、人人创造质量”氛围日渐浓厚。
冲压车间技术人员现场验证改善效果
细算降本“减法” 巧做增效“加法”
把“本”降下去,把“效”增上来,襄阳工厂细算降本“减法”,巧做增效“加法”,出实招硬招打好降本增效攻坚战。
聚焦识别并消除生产运营中的等待、搬运、不良品、加工过剩、库存、动作、过度生产等“七大浪费”现象,襄阳工厂深挖各环节提质增效潜力,将精益理念融入日常。同时,在全厂范围内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全员化身“成本侦探”,提出降本增效的“金点子”,结出降本增效的“金果子”。
冲压车间员工刘阳针对冲压A线毛刺不良率升高,钣金区生产需求无法满足的问题,采取在线尾皮带机末端增加2组气源的方式,有效缩短了返修周期,同时减少线下返修搬运时长10秒/件,年节约成本超3.75万元。
襄阳工厂组织开展二季度QC课题发表会
涂装车间员工任世伟对工装治具与车门内板接触的面进行遮蔽,减少工装治具与门内板硬碰硬,精饰四门内框不良件数显著降低,年节约成本超44.8万元。
设备保全室员工王园经过反复测试,将冲压A、B线清洗机原装进口20μm滤芯替换为国产10μm滤芯,有效减少了设备易耗备件更换费用,同时提高了油品质量,减少了因油品问题而产生的零件质量问题。
“你一招,我一计,用好了就是生产力。”李啸表示,正是这些小革新小创造,成为了襄阳工厂降本增效的“助推器”。此外,襄阳工厂还在各班组设立了成本管理小组,通过定期分析数据,寻找降本点。“这种‘自下而上’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成效显著,不仅提升了效率,更为工厂节省了成本。”
打造“订单穿透式”管理
早上8时,总装车间已经是一派繁忙景象,机械臂灵活挥舞,自动化物料小车来回穿梭,员工争分夺秒赶生产。200余台高清工业摄像头和实时数据采集网络构建起独有的“ERP—中控—设备”一体化架构,实现从生产调度到设备管理全流程的优化。
“我们现在平均每2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新车。”襄阳工厂生产管理室主任刘琦介绍,今年,襄阳工厂依托帆软、MOM以及正在开发的APS高级排程等三大数字化系统统一调控,着力打造“订单穿透式”管理体系,订单响应效率提升40%,数据准确率突破99.8%。从需求预测、订单生成、生产排程到物流追踪,全流程实现异常订单智能预警,准时交付率提升至98.5%,A1类定制车生产周期压缩至2.3天。
生产线更聪明、更高效的背后,是数字化转型的功劳。近年来,襄阳工厂持续推动生产线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通过数字化转型深度赋能,逐步构建起新的核心竞争力。
奕派科技襄阳工厂
前不久,襄阳工厂零部件缺件预警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整合零部件库存、采购订单、生产需求等关键数据,与MOM系统无缝对接,管理人员可通过可视化看板监控预警状态,全面掌握零件供应状态,减少突发性停工95%以上。同时通过预警状态闭环管理,减少人工核对时间达90%以上,降低生产中断风险,优化库存管理,减少冗余库存20%——50%。
软实力+硬支撑,双轮驱动模式有效促进了襄阳工厂“生产保证力、成本控制力、质量管控力”的全面提升。今年上半年,纳米01产量超过28000台,出口海外车型约8900台,产品远销亚、欧、美、非四大洲,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我们将继续深化‘四轮驱动’战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创新,以更坚定的决心推行精益管理。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李啸信心满满地表示。
(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