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伯和父亲都当过兵,堂哥、表哥还有我弟弟也都曾经是部队的一员。出于对军人的敬重,十年前,我结缘了一个探访抗战老兵的民间组织。
记得我和伙伴们首次看望的抗战老兵是九十多岁的熊士林爷爷。他是襄阳市樊城区中山前街人,生于1928年,系孙立人新一军部队战士。老人平时比较寡言,但看到我们,很是兴奋,嘴里一直说着感谢党、感谢政府。我们还看望了九十多岁的老兵夏心富爷爷,他是襄阳庞公乡人,生于1926年,是国民革命军第39军战士,参加过宜昌三斗坪一带战斗,1944年被调往湖北宜都、枝江一带阻击日军,后参加阻击日军向长沙的进攻,1950年光荣入党。当时,老人家身体和精神都很好,一直关心时事,对国家大事还非常了解。
这些年,我们探访的抗战老兵还有尹兴亮、王辉文、臧家祺、乔树芝、徐光礼、张维(女兵)、李祥毕、阳国贵、王成法及张培哲等等。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抗战老兵的生活和身体情况,也详细询问了当年参加抗战的一些细节,近距离聆听老兵们抗战的经历、在抗战期间的思想状态以及对抗战的个人理解等,老兵们也很乐意向我们讲解。通过探访抗战老兵,使我们对抗战历史与抗战精神有了更为生动而立体的认知,深感他们对抗战的记忆尤为珍贵!
抗战老兵们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中,在敌我悬殊的条件下,英勇奋战,保卫家园。他们曾经视死如归,在猛烈的炮火中,勇往直前。那段悲怆热血的历史,那些为守护中华民族而战的老兵,令人景仰。致敬老兵,是你们让我们这群志愿者聚在一起,听闻远方有您,随即动身跋涉。只为一个承诺,只为一声祝福。只为给英雄的您,带去爱与敬重!
几年时间,随着老人们的离世,我所在的这个民间组织关注的老兵由开始的三十余名到现在只剩下五名。关爱抗战老兵,就是为了不忘屈辱历史,就是为了铭记民族英雄,就是为了汲取精神动力指引我们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