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傍晚,来得总是更早一些。下午五点刚过,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大门外,一辆面包车拉着满满一车面包和牛奶,等待分发给生产线上的工人。
“晚上加班加点的员工,需要营养餐做能量补给。” 因为这个暖心举动,工会负责人付珊珊被工人们亲切称为“工厂女神”。近来,每天的这个时间,她都会如约而至。
自今年8月岚图FREE启动交付以来,交付量逐月攀升。但疫情的反复和芯片供应问题,向市场吹来一阵阵寒风。进入12月,为抢抓机遇,抢占市场,岚图汽车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全力开始产能爬坡,工厂、后勤部门几乎同时进入“战时状态”。
12月日产量远超此前纪录
“12月份开始,我们每天的产量任务是189台。11月份这个数字还是60-80台,过去最高纪录也就一天120台。” 岚图汽车工厂领域一级负责人乐学凯介绍说。
“追资源、抢产能、扫芯片、技术替代,尽一切努力确保终端客户需求。”早在几天前,岚图员工的朋友圈就发出了追赶目标的信号。
年底冲刺的信号,传递到岚图全价值链的每一个人。
走进岚图工厂总装车间,阵阵声浪扑面而来,AGV运输小车清脆的铃声此起彼伏,机械手和气枪“哒哒哒”地不停运转,等待完成装配的浅蓝色车辆整齐排列,像是迎接检阅的士兵。
“我们做的是高端新能源车,要保证产量,更要保证质量。”在乐学凯看来,原来每个月最多生产1000余台,现在要生产4000余台,供应链体系力、设备综合效率和人员技能、体能都将受到极大挑战。“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快速对单机设备、生产线的布局、人员技能进行改善和提升,并严格推行日清日结的工作要求。压力很大,但努力的方向也很明确,产量和质量都要得到保障。” 乐学凯说。
抢生产就是抢市场
早在11月,岚图汽车工厂就开始着手做设备升级和工人的技能培训,各领域负责人还牵头成立重点课题攻坚小组,对生产线进行优化和改善。
总装工厂最终装配线C7班成员魏显宝是课题攻坚小组的一员。原来每六分钟,他只需安装两台车,现在六分钟内要安装3台车,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工作质量同样要维持高水准。
“我们一方面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能力水平;同时,班长和指导员就是‘救火队员’,生产线有任何问题都要顶岗或者协助解决,全力为一线工人提供更纯粹高效的工作环境。”C7班班长段林飞说。
生产节拍大幅加快,工作强度随之提升。“除了吸纳部分新员工,内部挖潜是最快速和高效的应对方法。” 乐学凯说,现在,他们通过作业编排的优化、员工技能的提升,保障产品质量,实现提质增效,满足高产要求。
抢生产就是抢市场,每个环节都紧张了起来。
现在,生产线因紧急情况停线超过10分钟,工厂长就要到场。每天晚饭后的疲劳时段,是工厂长和各类工厂管理人员最忙的时候。他们要守在现场,观察员工状态并及时提醒员工,协助解决现场问题,同时做好员工安抚慰问工作。“没有多余的人员,每个人都要动起来,发挥最大效用。”乐学凯说。
生产结束时,已是深夜。工厂各环节负责人又开始召开当天最后一次晚会,梳理一天里发生和需要协调解决的各类问题,做到日清日结,确保第二天的生产更加顺畅。
要把最好的产品交付给客户
因应高产高质的要求,工厂的质量体制也采用了“加强版”。
“平时8小时工作制的质量抽查,只需抽查2次。现在增加频次,一天会抽查4次以上。” 乐学凯介绍。
在岚图,工人们形容他们的质量标准为“苛刻的质量”。因为除了基础质量和耐久质量,还有一项精致质量要求,比如NVH、装配美观度等方面的质量指标,岚图同样要求严苛,确保把最好的产品交付给客户。同时,工厂严格坚持质量“三不”原则,并结合精致质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活动,保证高产期间产品质量不打折扣。
在总装工厂最终装配线,12月份的质量考评标准已经按照加强版在推进。“原来质量指标是百台控制在1.5台以内,现在是千台控制在7台以内,我们班组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确保达标。”段林飞说。
目前,从质量结果来看,岚图产品的市场质量、过程质量都比较平稳,能全面满足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快到吃晚饭时间了,总装工厂综合经理陈起还在厂内来回穿梭。他的手机计步器显示当天已达到24000多步,而一整列好友步数排名中,几乎每个人都在2万步以上。他笑着说:“这些都是工友,生产线上的工人基本每天都是3万步以上。”
“我重点抓现场安全,以前每天完整检查一次就可以,现在几乎全天都在巡线并做协助工作。”在工厂跑了一整天,接受采访的时候,陈起的步伐依然轻快有力,还热情张罗着找大推车给工人分发面包和牛奶。
与陈起一样,无论是工厂管理人员,还是班组成员,谈到目前爬产、高产的相对高强度、快节奏工作,总是充满干劲和期待。
“有这么高的产量要求,说明我们的车受欢迎。企业发展好了,我们的工作和收入才会更好。” 魏显宝乐滋滋地说。
对于达成生产目标,段林飞很有信心:“工厂目标任务的达成,需要全员付出努力。我是这样做的,我们班组成员是这样做的,工厂所有班组都是这样做的。”
(记者 赵玉芳 通讯员 魏艳荣 责任编辑 王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