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博物馆热“五一”再升温

【东风汽车报讯】随着“文博热”升温,到博物馆看展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东风汽车博物馆游人如织,热情高涨的游客们排着长队有序入场,为假期增添了浓郁的“文化味”。

5月1日早上8点半,在东风汽车博物馆门前等待进馆参观的市民和游客已经自觉排起长队。不少游客表示,将东风汽车博物馆作为“五一”假期旅游的第一站。来自西安的朱丽和男朋友都是汽车爱好者,此次特意自驾来到十堰,朱丽兴奋地说:“我们开的车就是东风岚图FREE。知道东风汽车博物馆开放了,心心念念想来逛逛,早早就预约了参观的门票。”

游客和东风汽车博物馆展车合影留念 易林林/摄

参观的游客中,不少与东风汽车有着深厚渊源,他们带着回忆和对东风的深厚情感来到这里。在基本陈列展厅,十堰市民史老先生感慨万千,他1966年从武汉来到十堰,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东风和十堰在三线建设浪潮中的沧桑巨变:“早些时候的十堰,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山沟沟。如今在东风汽车博物馆里参观,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也真切地看到了东风汽车如何把这座山城打造成为现代化的汽车城,真是了不起啊!”

“你看,这就是爷爷当时实习的时候,曾经使用过的老设备!”来自郑州的曹子林老先生和家人在弧齿锥铣齿机前驻足。曹老先生一边仔细观看,一边给孙辈讲述40年前在二汽车间实习的故事。当时他在发动机厂从事机械制造工作,车间建在荒凉的山上,条件十分艰苦。如今,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看到十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博物馆完善的建设,他激动不已:“看到这些老设备,感觉特别亲切熟悉,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风神蓝鸟展车前,李艳云和丈夫正在合影留念。李艳云是东风日产风神襄阳工厂总装车间分装班组的作业员,也是“东风二代”,她的父亲从部队转业后投入二汽建设。在东风汽车博物馆看到风神蓝鸟,李艳云心里满是温馨的回忆,当年车间里叮当作响的工具碰撞声、流水线传送带的嗡鸣声、同事们的说笑声,似乎都重新一一浮现,“我参与过风神蓝鸟很多零部件的生产,还负责装配过门把手、后视镜、前保险杠、仪表盘等。在这里看到它,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亲切。”

记者看到,许多游客与东风展车合影留念,几个小朋友兴奋地在东风猛士车前蹦蹦跳跳,嘴里喊着:“爸爸妈妈,我们和这辆很酷的车合影吧!”

吴堰一家此次专门从武汉来到十堰,他的父母都曾是车厢厂职工。老父亲今年81岁了,1967年,他从湖北黄冈到十堰参与二汽建设,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却磨不灭他对东风汽车的炽热深情。吴堰说:“在博物馆,父母看到这些展品,就像看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他们为东风奉献了一辈子,这里承载着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记者了解到,“五一”假期,“东风有礼”多款文创纪念品在东风汽车博物馆“上新”,得到游客的追捧和好评。

(记者 易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