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二汽对国家,对民族都贡献了什么?
二汽是我国大三线建设的成功典范,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
二汽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当今国家经济社会的进步成果,都留下二汽改革创新的深深足迹。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初始,二汽在取得生存和发展政策支持,东风汽车系列生产能力初步形成后,二汽领导就不失时机地提出和实施企业横向经济联合的措施。
二汽认为,靠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建设起来的二汽,应该更好地回报国家。为改变当年汽车工业条块行政分割,小而全,大而全的产业落后现状,二汽已经有能力、有责任带动南方一片汽车工业,组织起来,分工协作,振兴民族汽车工业。
在国家的批准下,1981年4月,在二汽成立以二汽龙头,包括浙、粤、桂、黔、云、川、新和汉特等八家地方汽车厂(当时俗称“老八路”)共同参加全国首家经济联合体。
经济联合体的成立预示着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组织—企业集团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二汽集团”成为我国发展企业集团的首个试点单位。
为争得集团的资源配置权。二汽又向国家提出“集团计划单列”的建议,即将集团成员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的国家计划指标,从条块政府行政部门划出,统一在二汽集团名下,在国家计划指标中单列户头。
计划单列为企业经营创造较好的经营环境,但单列只是换个婆婆,并没有打破计划体制的桎梏。于是,二汽又向国家提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试点建议。促使集团公司成长为国有资本的经营实体,行使相应的投资控股功能。经当时初建的国资局批准,成为首家国家授权经营试点集团。
为增强集团的竞争能力,实施产业和金融的有效结合。二汽又率先提出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集团财务公司的建议,并首创全国第一家企业财务公司。
与集团化经营管理相适应,二汽又适时实施公司制改造和管理机制的一系列变革。并于1992年在国家工商局进行首家公司制企业注册登记,在法律层面上由工厂体制改变成为公司体制。接着又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一系列探索。
经历十多年的奋斗,二汽终于走出了一条改革和发展的成功道路。二汽从政府工厂、社会部落,转化成为俱备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从多年的政府部门属下的“老二”,成为独立游走市场的“东风”巨人。
回望这一史实,更显二汽改革和发展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二汽的贡献更显现在它所带来的“蝴蝶效应”。
--当年的二汽搞横向经济联合,触动着全国汽车业界并为之效仿,汽车业又带动全国各个产业的跟随,终使经济联合成为风气,“企业集团”成为时下新的产业组织形态。
--推动政府功能的加速转换。首先是中汽公司率先消失,从汽车企业的“婆婆”变成行业协会,接着全国数十个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也纷纷失去存在的条件,纷纷改造成为为行业企业服务的行业组织。
--催生国家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
--助力市场的发育,形成市场、市场主体和政府良功互动的符合经济客观规律的经济社会生态。
正是这一系列根本性变革,我们才能与世界规则接轨,顺利地加入WTO,并带来数十年的经济繁荣。
正是这一系列根本性变革,我们才能有惊无险地实现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体制,避免了苏联“休克疗法”造成的惨剧。
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东风人的历史贡献,并让后人发扬光大!
我十分庆幸,因为我的后半生能机缘巧合地参与东风的各项改革过程,从组织横向经济联合到股改,我都能参予其中,虽然都做一些具体业务,但也从中学习、体会、提高自身素质,也分享到东风带给自己的“红利”。想当年,国家甚至国际的一些相关会议都要邀请东风参加,都要东风介绍经验。一些经验介绍和理论研究成果也就广为国内外收集出版。这一切都是我作为东风人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