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公司股改上市试点的一段往事 (散文 作者 金南强)

“脱光衣服暴露在会计事务所面前”,原本是上海京山石化在股改上市时,总结“存货盘点”的一句感悟语。

意思是上市企业必须毫不保留地晾出家底,让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存货价值进行审计。东风汽车公司当时也感同身受,经历了一次洗礼。1993 年下半年,东风公司领导层热切的希望“上市”,以获得资金继续经营。当时,国家证券委对全国二十二家国有企业批准作为在港上市的试点企业,东风汽车公司也在名单上。

那年 12 月的一天,财务会计部部长兼公司股改办主任的刘章民同志对我说: “老金,沈宁吾老总要我们搞存货盘点。”我当时还不知原委,有点懞,以为是公司内部年度清仓点库。他又郑重地说: “公司已获国家批准作为在香港上市的试点企业,也聘请了香港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监督下进行存货盘点,这也是财务审计的前期程序。”我说: “那好,正好是年度决算时候了,那就以本年底数据为准进行盘点。”

不几天,香港毕马威会计事务所 20 多位注册会计师开进了东风公司。公司办公室把一招一个大厅作为他们的办公地,每人一张办公桌,一台复印机。这阵仗,这来头,使公司员工心头为之一震。大家要看看大闹天宫的孙大圣“弼马瘟”(毕马威的谐音),要演出一场什么大剧。

弼马瘟竟成了当时人们的一句口头禅。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对公司股改办和财务部专业团队介绍了他们对存货盘点的意图,作业方法和作业程序。概括起来是:全面彻底,公正公允,严格审查,错一倍罚。甚至推倒重来。好家伙,真有点大闹天宫的架势,但我们的“蟠桃会”就是存货 — —各种生产物资。

第二天,我召集财会部有关科室的骨干在一招一个房间,关门进行了彻夜的研究,制订盘点方案。听说要股改上市,大家都群情激奋,跃跃欲试。公司那时是太困难了,自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企业的供销关系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市场经济的浪潮像十二级台风迎面扑来。 “顾客就是上帝”成了企业的“口头禅”,暮鼓晨钟,天天都在敲响。由于销售不畅,公司经济效益一路下滑,企业财务报表已经出现了一个“大窟窿”。

根据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的要求,经过大家认真讨论研究,制订了一个盘点方案,公司随即召开常务扩大会进行审批,马跃总经理亲自主持,还有沈宁吾副总经理,高明祥党委副书记等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領导与会。这样高规格的阵容,可见事情之重大。我们所拟方案内容是:盘点范围:对公司各专业厂和经营性处室的所有存货:包括原辅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辅具等。盘点方法:要求五五十十成行堆码排列,并与有关实物账目核对,做到账实相符,以便会计师现场抽检核对,发现错误,错一罚十,甚至推倒重来。要求各单位于第二年一月四日前向股改办上报《存货物资盘点报告表》。盘点组织:公司成立存货盘点总指挥部,马总任总指挥长,有关副领导任副指挥长。各单位都成立“存货盘点指挥部”及相应的作业机构,各厂设正副指挥长。公司从职能部门抽调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任督察长,另一名督察员,现场督导。方案经会议批准后,立即以公司文件下发执行。全厂闻风而动,一场盘点大战全面展开……

东风公司的干部员工都是棒棒的,他们大都是 1969年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伟大号召,从全国各地抽调而来形成的半军事化队伍(秘号 57XX),这支队伍无论在基建过程和进入生产过程中,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打过很多大仗。不竖“大拇指”你会觉得亏待大家。而毕马威会计师们现在可是天兵天将,托塔天王,他们可是动真格的。举两个例子:发电厂的煤场硬是要求用推土机平整成规则的立体型,再用皮尺丈量,还有标准件厂库存的钢筋盘圆,硬是要求用天车重新吊装排列码堆。我们过去年终盘点可没下这么大的气力。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促进。全厂职工憋着一股劲,丝毫没有埋怨之言。党和国家确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就是一面胜利的旗帜,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只有勇往直前,迎难而上,接受市场经济的磨炼、洗礼,才能凤凰涅槃,欲火重生。

事后,铸造二厂成时举厂长对刘章民同志和我们说:“我们是五天五宵没有合眼啦!”确实,我看到他的眼睛充满了血丝,眼圈也是黑黑的。他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场鏖战!他们的战斗不过是全厂的一个缩影,也是对全体东风人主人翁精神最好的注脚。

这种史诗般的战斗场面,我们今天回顾起来,还叫人精神振奋,激动不已。

虽然这次整体上市并未达成,但也为以后的改制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国家最后确定,缩小上市规模,精选单个资产,同意将原东风仪表厂和襄樊基地中的轻型车厂小范围上市。股名叫东风电仪和东风股份,这两家公司现仍在“上海证券”A 股市场上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