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的路上总是布满荆棘,有人会选择放弃,有人会勇往直前,高云就是后者。她说,“要勇于改变,‘不变’就会停滞不前,路,真的要靠自己走出来。”
真切的感悟,除了源于工作赋予她的责任与使命,还有她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怀抱研发初心。高高瘦瘦、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外表看上去清秀沉静,交谈起来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她是东风汽车动力零部件有限公司专业副总师、高级工程师,肩负着东风动力零部件公司战略规划的重任。
检核生产现场准备情况
“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是10年,我们要做的就是勇于尝试新技术,对公司未来产品做规划布局,不断研发新产品,这样才能让企业稳健持续发展。”高云说。
审时度势、精准研判。早些年,东风动力零部件公司编制“十三五”事业规划时,分析企业未来发展可能受到国家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影响。同时,东风动力零部件公司承接了客户的电动轮项目课题,基于原有的电机业务基础,高云将目光瞄准了新能源项目,提出了“东风动力零部件公司新能源技术保持和东风同步”的战略方针。
检查下线的制动盘
“基于东风动力零部件公司传统制造的生产现状,又受到研发资金不足、研发人员紧缺等制约,新能源项目是否可行?”高云耳边传来了质疑的声音。
“项目做不做得下去?胜算有多少?”那段日子,顶着巨大压力的高云,时常半夜醒来便陷入沉思。“企业在新能源高性能电机上有一定技术积累,想要向前就必须坚定信念不动摇。”高云对此深信不疑。“另辟蹊径,并不是摒弃现有业务,而是让企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未来。”
2015年,高云与团队成员开始进行市场调研和深度对标。2016年6月,相关产品的研发能力建设和产品研发工作正式启动。
指导同事做轮毂电机性能试验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既然要做,就要比国内产品更进一步。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倔强的她带着新能源产品项目团队,本着形成核心技术自主能力的思路,在资金困难情况下,选择“经济的”研发途径,自制工装,并以通用加工试验方法进行试制验证。
“高云常常激励我们,做研发要常怀挑战之心,俯下身子认真去做!她对研发工作满腔的热情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团队成员梁朔告诉记者。
检查激光切割切片
2018年9月,新能源产品项目开发组成功完成了用于特殊路况的商用车及低地板要求的城市客车轮毂电机的台架试验。该轮毂电机相比欧洲竞品,重量降低16%,峰值扭矩提升9%。“高性能电机的设计难度是在重量上的斤两必争,我们的产品设计与市场接轨,在成本上更具竞争力。”高云说。
东风动力零部件公司所研发的新能源项目被纳入东风战略项目,去年,其中一款电机已通过国家强检,另有三款电机已进行了部分装车路试。今年4月23日,“商用车电驱动轮毂总成开发”项目已按时顺利通过专家组第二阶段评审。预计在“十四五”期间,研发产品将实现商品化。
与同事一起调试焊接工序
“从工艺员到车间主任,从技术部长再到专业副总师,高云始终充满激情地忘我工作。把困难当做挑战,把压力当做动力,圆满完成了每一次设定的目标,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东风动力零部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邢世明这样评价高云。
“一路走来,遇到的苛责很少,得到的帮助很多。”高云说,项目进行过程中得到了东风公司、东风特装、东风商用车、东风特商、东风动力零部件公司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大家都希望东风自主新能源技术能快速成长。
与同事一起做产品测试前准备工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东风二代,高云对东风有着深厚的归属感,东风是她实现自身价值的沃土,更是温暖的家园。
“东风动力零部件公司健康运营,有持续的发展后劲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将与我的团队并肩偕行,挑战更高目标。”高云说。
(记者 梁洪/图 记者 宋晓欣 通讯员 史阳武 熊文山/文 责任编辑 龚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