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展赏菊记 (散文 作者 卢忠庆)

周末去看菊展,算是去秋游了。蓝天白云,秋日暖阳,赏菊正当时。今年武汉菊展的主会场在汉口江滩风帆广场,还有沙湖公园、中山公园、武汉动物园这些分会场,17个展区,60万盆菊花,规模够大的。江滩人太多了,还是选择去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的菊展历史悠久,这里是1956年第一届武汉菊展的地方,算来已经有69年了,传统花展名不虚传。武汉是个爱花的城市,春天有武大的樱花、东湖的樱园,湖多夏天的荷花遍地开,秋天有盛大的菊展,冬天磨山、植物园的梅花应接不暇,一年四季有花看。

一进公园大门,人比花还多啊!准确的说拍摄菊花比赏花的人多。好不容易挤进去照了一张照片,不敢广角只能微距,手机相机直出无滤镜,个个都是大头照。展示的花圃造型千姿百态,一捧一捧的菊花映入眼帘,喷了些水珠后在阳光下来看花,感受到一种简直比春花还要丰美。

唐人萧颖士颂《菊荣》的那句“采采者菊,芬其荣斯。紫英黄萼,照灼丹樨”,来形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菊展再适合不过了。粉菊娇俏,红菊端庄,黄菊占据了大半个展览。菊展的看头就在各色各样的菊花品种,每一株菊花,都有与其品种、颜色、姿态等相衬的名字。

 “盘龙”系列菊花是“中国菊艺大师”李建祥、李江父女俩培育出的菊花品种,今年新增了“盘龙春晓”“盘龙卓越”“盘龙金爪”“盘龙宝翊”等多个在全国获得金奖的新品种,个个璨如金,瓣如丝。“国庆菊”千朵万朵压枝低,主打色系为黄色,还有橙色、红色、紫色等色系,每一盆菊花外观呈蘑菇状,一盆花朵全开可达上千朵,号称“千头菊”。

白色的菊花给人以玉石般的质感,橘红色的菊花粗粗的花瓣浓烈奔放,红色的攒头叠丝显出华丽丽的气派,小小的玛格丽特娟秀可人,黄色的菊花彻底开野了,到处都是黄灿灿的招眼……这些开得热热闹闹的菊花,仿佛一个个小太阳,一扫秋天的萧索。最爱绿菊花斯斯文文的淑女样子,生得一幅古典秀,娟娟的花丝撩拨着秋思绵绵。聊斋志异里面的《宦娘》就是写的一种名贵的绿菊,让人印象深刻。

菊花是一种可清冷可热闹的花。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富丽堂皇,也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孤高傲世。自古以来,菊花被文人墨客评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将其作为人格参照,以物托志用以修正自己的品行。屈原喜欢菊花,“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的清雅高洁在于菊。陶渊明的最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他眼中菊花是朵忘忧花。在传统文化赋予的情感和属性之外,菊花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盛开时风寒露重,凌霜傲骨的品格,任凭谁都要高看它几眼。

菊花香气淡淡的,独特味道很让人安神,自带山野清逸。小时候我对花朵的概念,除了山花野花,名花中就对菊花印象最早也最深刻。从前在山里,每年秋天在青年广场上都有菊展,爸妈带上我们一家子去看花,地方不大,菊花多得摆不下,路边都放满了,满场菊香闻着清爽醒脑。原来菊花有那么多品种,那么多种颜色,真是长见识了。菊展后有好多菊花就地卖掉,爸妈总要买几盆回家养着,无论什么伺花,却总没有菊展上养得好。

只要看到菊花开,我就会不由自主想起那些年的菊展,还有老师总要布置的作文题目《看菊展》,起起落落的菊花,字字句句的文章,都是少年的光阴啊!慢悠悠地赏菊,人站在这片花海中,心也为之摇曳。循着一缕菊香,光影和花影层层叠叠,品味这份穿越时空的芬芳记忆。那看个菊展乐半天的简单热烈,那怕写作文愁半天的娇憨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