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风公司文学写作圈,有不少名气大的作者。但从儿童时代就爱好写作并一直坚持到现在80多岁的老人,还在笔耕不辍的,就凤毛麟角了。金南强应该是这为数不多的写作者中的一个。正如一位读者对他的评价所说的那样:“我对金老师的坚韧不拔、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由衷地敬佩!”
一个人只有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之后,才能为之不懈奋斗一辈子。金南强就是通过一件看似“偶然”的事件,而树立起了自己要一直向前的理想与目标。他在《神奇的邂逅,永远的留恋——第一次见到解放军》这篇散文中是这样描述的:“与解放军的这次邂逅,在我幼小的心房耸立起一座丰碑,照亮了前行的路,令人永生难忘。”从此以后,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也是因为这篇散文,他在2021年东风公司举办的“建党百年东风职工诗歌散文大奖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说起对文学写作的兴趣和追求,那是1962年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遇到的一个工友。他说:“我中专毕业以后,分配到长沙汽电厂,开始时当绕线工,被一个邻组的转业军人所感染,他爱好文学,在部队发表过小说。我对他非常崇拜,突然喷发着要自学文学的强烈欲望,就拼命地看书。我们工厂对面就是一座烈士公园,我经常上夜班,白天就在烈士公园泡上一天,不断地看,中午就买两个烧饼充饥。晚上打夜班时还在背一些名诗。这种狂热的阅谈,读进去了不少东西。知识就在时间中累积,累积越多密度也越大,心灵也在累积中润泽和升华。”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同时,他就尝试着开始写作一些诗歌习作。一次,他写的一首抄录在车间黑板报上的七律诗被车间党支部书记看中了。这为后来厂里选送他到一机部设在长春一汽的财会班学习,打下了底彩。通过两年的学习和永不停歇的阅读,给他的文学之路又填铺了一层新土。毕业后,他又回到了长沙汽电厂。
1966年,他被调到二汽参加二汽建设,正式开始了他长达近40年在二汽(东风公司)的工作历程,直至2004年退休。这期间,他先后从事过基建、会计、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以及内部审计等工作,曾担任东风公司总部的部门领导和行业的多种兼职。
刚到二汽工作不久,他就写了一篇表现运输英雄郝文涛的报告文学,刊登在当时二汽的《红卫战报》上。随后,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还全文播发了这篇报告文学,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几十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从未放弃或间断过文学写作,哪怕是退休后,也仍然没有停笔。甚至在“新冠”疫情期间,他和老伴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医院治疗的时候,他还在坚持写作。他的作品特别是诗词,大多是以公司和下属工厂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为题材,也有大量纪游纪行以及朋友亲情方面的内容,足见其扎根生活、写身边人和事的拳拳初心和执着信念!
临近上个世纪末的最后两三年,在东风公司文联、十堰市诗词学会和《东风汽车报》社的支持下,他出版了自己的诗词集,共三集。这是他首次正式出版自己的作品集。此后,2013年,他出版了第二部作品集,并与前三集合成为一大集。2014年,他又出版了一部诗词集,其中包括四十九阕词和几篇散文。2018年,他再次出版了一部作品集,有诗歌、散文和小说,作品集名为《金炼诗文集》(金炼是其笔名)。他的这部作品集的出版,得到了东风公司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武汉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东风汽车报》也非常关注,还专门刊文予以推介,盛赞其作品的“平铺直叙之美”。迄今为止,他共出版了近10部作品集,洋洋洒洒有几百万字。这无疑是他值得“炫耀”的一笔可观的“财富”!
“诗为何物,直教人以心相许!做人做诗,用心来做。”这就是金南强的座右铭。往后的日子,他依然会磨尖笔锋、融于生活、书写时代,把文学写作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