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十堰,老友们约着一起去东风汽车博物馆看看。这座3月份才开的新馆,在原来的二汽车架厂(41厂)旧厂房改建而成,展现东风汽车56年来的发展历程。
一张张老照片,能让人感受到那种踌躇满志的精气神。你看到的一个肩挑手扛的场景,往往是厂一代建设者一生的剪影。一座座生动传神的塑像,生动地展示惊涛骇浪的中国汽车工业史。在我们这些厂二代的眼中,博物馆的展品更是献给父母辈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展厅中三线建设者的工作场景,让我看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信仰。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在家国情怀面前,他们以身许国,筚路蓝缕硬干苦干,心甘情愿地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充满热情地拼搏奋斗,完全忠于对国家最朴实的荣誉感和对工厂无比坚贞的信任。
墙上那些亲切的专业厂数字代号,是东风人独有的时代烙印。虽然现在各专业厂都已重组,但我们还是还习惯于以40厂、41厂、43厂来称呼那个地方的地名,一说都知道是哪儿。二汽(东风)在地理空间、历史维度上塑造十堰这座城市,老厂名早已成为了十堰市的地域名称,是我们成长的记忆,是回家的坐标。“咱们厂”是两代人对单位的集体称呼,厂是我们的人生第一程。小时候的记忆全都在那个厂里面,托儿所、学校、锅炉房、小卖部、商场、邮局、图书馆、灯光球场、运动会……每当提起故乡,是十堰也是这个厂。
厂里的住房都是学区房,不管住在红砖房还是团结户,都一样享有完全平等的入学资格。每个专业厂都有自己的子弟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全是子弟学校。
小时候,最喜欢跟我妈去供销社买东西,那是我看外面世界的窗口。供销社的墙壁上贴的海报是孩子最心怡的食品,怎么看都看不够。我妈买好肥皂、白糖、油盐酱醋后,会用零钱给我买点花花绿绿的糖果。
看着熟悉的张湾站,火车和铁轨曾经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火车那气壮山河的鸣笛,曾经是激情跃动的符号。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在艰苦创业的年代具有非常大的象征意义,“火车头”精神寓意初代建设者们筚路蓝缕一路前行,风雨无阻,勇往直前。
EQ140型、EQ240型、EQ245型、EQ1118型、EQ2070型……一代代车型更换,记录着一路前行的勇气和智慧,一代代建设者用勤劳和智慧打造出来的一个青史留名的汽车世界。汽车博物馆中有每个东风人的影子,那是激情岁月的青春记忆。
博物馆展区的车、旧物、文字、图片,不仅仅是对一个大厂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一个时代精神的深刻挖掘与传承。这里记录着建设者栉风沐雨地开疆辟土,凝固着一代代东风人的热血青春,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与荣光,56年来,已融入时代的风云,那永不服输的激情和信念是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