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丰碑 (散文 作者 李维谔 陈学勤)

东风汽车博物馆建成开馆了,这几乎在所有“老东风人”的心里,引起了震荡。因为在大家的心里,都有着一座丰碑,那就是五十多年来,大家用共同的精神信念、知识智慧和血汗所构筑起的历史长河。如今,这座丰碑,能以一座博物馆的形式,屹立在原东风汽车公司车架厂的原厂址上,就不能不让“老东风人”们内心澎湃。

人们成群结队地前往参观,去回忆往事、去挖掘记忆、去寻找自己曾经的身影。我们几个“老东风人”,也相互沟通着,想为东风汽车博物馆送上我们的一份祝愿。

东风汽车博物馆的建设,无疑是对我们一大批建设者的情操、追求、价值观和身体力行的实践的详尽记录和最精美的雕篆。东风汽车博物馆也对我们一大批建设者的信仰作出了详尽的描述,那就是我们始终如一地——“怀揣“初心”、筑梦“强军”、“拼搏”“奉献”、不忘“感恩”。

尤其是筑梦“强军”的信仰,在东风汽车博物馆“强军有我”专题展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看着“东风军车进驻港澳”的历史老照片,我们的记忆回到了那个光荣的时刻。

1997年6月30日的午夜,我们驻港东风军用汽车服务队的全体同志,已整齐列队在深圳皇岗口岸,欢送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乘车进驻香港。这也是我们东风人,为自己的产品保驾护航的关键的最后一程。

午夜12点整,出发命令一下达,列队最前端的东风军车启动,缓缓起步,驻港部队的军人,全部戎装,手持武器,威武地站立车上,精锐的目光,一致向前,注视着这一片即刻要回归的国土。

到了199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比起1997年的香港回归,虽然刚刚过去两年,但军队装备升级很快,驻澳部队的东风车已从EQ140、EQ240等,换装为EQ1141、EQ2102、EQ245等。东风汽车服务队的各项服务任务,随着12月20日24时的临近走向尾声。按照部队的安排,服务队员先后撤出部队驻地,最后只剩下杨国华一个人了。杨国华这时已是东风服务队里技能经验全面、能应对各种困难的老同志了。她仍然每天坚守在部队驻地现场,讲解、排除故障,手把手帮助每一位驾驶员,能独立掌握好技能。一位北京来的首长发现了:“怎么搞的,怎么有一个老百姓女孩子,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混在我们这个部队里啦,还在装备那儿,上上下下”。随行人员随即将东风公司随军服务保障工作做了汇报,并对杨国华同志的工作给予了特别的表扬。首长很高兴,亲自走过来和杨国华亲切握手、问候和感谢。

杨国华是我们这一批老东风建设者后代中的杰出代表。正是一代代东风建设者的拼搏奋斗,铸就了东风历史长河,铸就了一座丰碑。东风的精神、东风人的技能一代代传承和发展下去,我们在东风汽车博物馆里看到了,大家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