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梦幻之旅
1、归乡之旅
暮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 4 月 27 日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张玉飞带着武松酒厂的龚亚威来到厂里,与我和田总会面。这场会面,像是春日里一场充满希望的相遇,承载着合作的期许与行业交流的热忱。
上午的时光在交谈中悄然流逝,临近中午,龚亚威热情地邀请我们前往工厂参观。踏入武松酒厂,浓郁的酒香便扑鼻而来,那醇厚的气息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酿酒人的匠心。我们漫步在工厂里,听着工作人员讲解酿酒的工艺,看着一坛坛美酒在窖中静静沉睡,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随后,我们品尝了武松酒,那绵柔醇厚的口感,在舌尖上散开,让人回味无穷。在这过程中,我们学习着酒厂经营的点滴,探寻着行业的机会,也在彼此的交流中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午后的阳光变得有些慵懒,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思念。望着远方,我知道,是时候踏上归乡的路,看望我日夜牵挂的岳父和老母亲了。这个愿望,已经在我心中等待了许久,就像春日里等待绽放的花朵,此刻终于到了盛开的时刻。我和田总商量后,便匆匆去购买了从邢台出发的高铁票。
踏上高铁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车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仿佛我急切归家的心情。随着夜幕的降临,我终于抵达了十堰。走进熟悉的东风四九厂,来到岳父家,温暖的灯光从窗户透出,照亮了我归家的路。我爱人郭永红早已在那里等待,桌上摆放着洗好的水果,鲜红的樱桃如红宝石般诱人。我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甜美的樱桃,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消散。夜深了,带着满心的温暖与满足,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2、激情燃烧的岁月
晨光初绽,十堰的街头巷尾已飘来热干面诱人的香气。4 月 28 日的清晨,我吃着筋道的热干面,感受着芝麻酱的醇厚在舌尖蔓延,这熟悉的味道,瞬间唤醒了沉睡在记忆深处的岁月。
沿着蜿蜒的小路,我漫步至水库。青年桥静静横跨水面,桥上斑驳的痕迹似是时光镌刻的诗行。驻足桥头,往昔的照片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1983年初入东风汽车49厂工具科青涩的模样,1986 年我参加组建工具科青年突击队,那些在桥边留下的年轻身影、爽朗笑声,仿佛还回荡在耳畔。如今,它们都已化作泛黄的记忆,沉淀在历史的长河里,却依旧清晰得触手可及。
顺着山路,我又来到山上家属区,头塘水库在晨光中泛着粼粼波光。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似在诉说着悠悠往事。我举起相机,将眼前的景色连同心中的感慨一同定格,录下的视频里,不仅有山水,更有那份难以言说的眷恋。返程途中,路边小贩的吆喝声吸引了我,几个脆生生的香瓜、一颗饱满的包菜被我收入囊中,带着这份生活的烟火气。
稍作休息后,我与岳父、郭永红一同前往张湾青年广场。随后,我见到了霍辉。故人相见,寒暄间,话题聊到了她父亲撰写回忆录的经历。得知她是山东曹县人,前些日子还回了老家,而她父亲竟是 49 厂李清明在武汉测绘学院的同窗,这份奇妙的缘分,让这场会面更添了几分温情。
告别霍辉,我马不停蹄地前往茅箭东实玖行,与李总会面。在办公室里,关于电池框架价格的讨论热烈展开,这无疑是极具竞争力的数字。交流中,我们深刻意识到企业选址与成本的紧密关联,就像给中国重汽供货支架,若想在市场站稳脚跟,于济南建厂方能凸显优势,毕竟运费成本占比高达7%。
中午与柯部长的午餐交流,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字字句句都蕴含着宝贵的经验与见解,我们畅想着未来合作的无限可能。言谈间,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早在 2014 年左右,我在华泰汽车工作时的俄罗斯项目,于十堰定制的焊接整车圣达菲宝力格的夹具,就与柯部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项目参与者,命运的丝线,竟在时光的长河中悄然缠绕。
午饭过后,柯部长开车送我回到四九厂里的家。
暮色渐浓,这一天的行程充实而难忘。旧忆与新事交织,故人重逢、新友相识,商务交流中的思维碰撞,都为这十堰的一日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夜幕降临,我前往看望郭永云姐姐,本计划与郭永利二哥、庆捷一同开两部车一起出游,却因庆捷有事,不得不改变行程。五一的外出计划看似要泡汤,可我们却临时起意,决定坐高铁前往宜昌游览三峡画廊。说走就走,好在如今网络便捷,我打开携程,指尖轻点,很快便订好了 30 号早上八点从十堰出发的车票。这场仓促的决定,却让人满心期待,仿佛一场未知的惊喜,正等待着我们去开启。
3、祠堂寻根
4 月 29 日的晨光,轻轻推开窗扉,洒落在准备出发的行囊上。这一日,空气中仿佛都萦绕着期待的气息,我们早早便开始收拾行装,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对即将开启行程的向往,像是在为一场特殊的奔赴做准备。
午后,阳光正盛,十堰市张氏理事长张有明驱车前来,载着我们驶向十堰市楼子沟张氏祠堂。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飞快掠过,而我的心,早已飞向那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圣地。抵达祠堂,古朴的建筑静静伫立,飞檐斗拱间,似是藏着岁月的低语。踏入祠堂,庄重肃穆之感扑面而来,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仿若连接着古今,带着虔诚与敬意,我上前祭拜,缓缓上香,将 100 元供奉于案前,从这一刻起,这里便成了我在十堰张氏血脉联结的重要据点。
这座祠堂,凝聚着两代族长的心血。66 岁的张有明理事长,1958 年出生,1975 年投身军旅,退伍后驾车走遍全国,将最深的眷恋与热忱,都倾注在了这座祠堂的建设上。几十万的投入,没有其他来源,全凭一腔赤诚,这般无私的奉献,让人动容。
族人们小心翼翼地捧出张氏族谱草稿,泛黄的纸页间,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我细细翻阅,思绪随着那些名字与故事起伏,心中感慨万千,忍不住提出许多想法与建议。负责修谱的数学老师,七十一岁,眼中满是专注与认真,他患有帕金森症状,手不停抖动,茶杯无法端起来,我们围坐在一起,就着谱书草稿热烈讨论。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家族的历史;每一个疑问、每一次探讨,都是对先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
夜幕悄然降临,祠堂里亮起温暖的灯光,一场充满温情的家宴就此展开。酒杯相碰,清脆的声响中,流淌着同宗同源的深厚情谊。大家推杯换盏,言语间满是对家族的热爱与对彼此的关怀,在这方天地里,血脉相连的羁绊愈发清晰。临别时,族人们赠予我两条红色围脖,鲜红的色彩,如同炽热的情感,一条准备送给郭永红,一条打算赠予张厚林大哥,这不仅是一份纪念,更是家族情谊的传递,带着浓浓的暖意,萦绕心间。
4、十堰出发到长阳
4 月 29 日晚,从张氏祠堂满载着温暖与感动归来,夜色渐浓,我却辗转难眠,祠堂里的一景一幕,族人们的音容笑貌,在脑海中不断回放。夜色深沉,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仿佛在等待黎明的曙光驱散这一夜的思绪纷扰。
次日,凌晨四点多,黑暗还笼罩着这座城市,爱人郭永红便轻手轻脚地起身烧水,准备开启这一天的行程。五点多,我们也陆续从床上起来,洗漱的水声、收拾行李的窸窣声,交织成一曲清晨的乐章。
简单吃过早餐,郭永利二哥的车准时到来,载着我们驶向高铁站。车窗外,城市还未完全苏醒,街道上寥寥的灯光,像是惺忪睡眼,而我们的心,早已向着远方飞驰。六点半,我们顺利抵达高铁站,站台上的人群开始渐渐攒动,空气中弥漫着出发的期待。
八点多,踏上列车,车厢内人来人往。乘务员得知我们孝感以后的后续行程无座,贴心地指引我们前往餐车。坐下的那一刻,旅途的不安瞬间消散,窗外的风景如画卷般缓缓展开,山峦、田野、河流,在眼前一一掠过,仿佛在诉说着沿途的故事。
抵达宜昌后,我们换乘长途车,向着长阳进发。一路上,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身上,带着丝丝暖意。当我们入住瓴悦酒店,向肖劲松询问近况时,得知他就在附近,心中满是欣喜。夜幕降临,肖劲松如约而至,我们一同漫步到清江边。江水在夜色中泛着粼粼波光,晚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我们找了一家临江的餐馆坐下,点上几道当地的特色菜肴,推杯换盏间,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共同度过的时光,那些或欢乐或艰辛的故事,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深情的话语,在清江边回荡。
5、游清江画廊
晨光初露,5 月 1 日的清晨,带着对清江画廊的憧憬,我们匆匆收拾好行囊。出租车的引擎声打破了街道的静谧,载着我们向着心中的诗与远方疾驰而去。一路上,微风透过车窗轻抚脸庞,仿佛在诉说着即将遇见的美好。
抵达清江画廊,眼前的景色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我们登上游船,船身缓缓划破江面,激起层层涟漪。坐在船舱内,无需奔波劳累,只需静静倚靠着窗边,便能将两岸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青山如黛,连绵起伏;江水碧绿,澄澈见底,偶尔有白鹭掠过水面,惊起一片涟漪。这般如诗如画的景致,让人不禁沉醉其中,心中暗自感叹:此地确实值得一来。
游船缓缓驶向终点钟离山,望着岸边逐渐靠近的山峦,考虑到同行的九十六岁老人不宜过度劳累,我们决定不下船,直接返程。事实证明,这是个明智的抉择。回程的路上,我们依旧沉浸在美景之中,感受着江风的轻抚,聆听着江水的呢喃。待游船靠岸,我们迫不及待地下船,在码头驻足合影,将此刻的欢乐与美景定格成永恒的记忆。
从画廊门口乘坐公交车来到长途车站,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带着一丝温暖。我们乘坐长途车,一路颠簸,于下午三点左右抵达宜都聚龙湾酒店。短暂的午休后,暮色渐浓,五点的钟声敲响,二哥准时来到酒店接我们。一行人来到江边的美食广场,与大哥、大嫂,还有张理华相聚。美食广场上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空气中飘散着诱人的香气。围坐在餐桌旁,大家欢声笑语不断,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品尝着当地的特色美食。温馨的氛围中,亲情与友情交织,每一句话、每一个笑容都饱含着浓浓的情谊。
晚饭后,伴着夜色与江风,我们踏上归途,回到住处休息。这一天,有如画美景的陶醉,有亲人相聚的温暖,每一刻都成了心中最珍贵的回忆,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6、沸腾的宜都五峰山村
晨光温柔地漫过窗棂,5 月 2 日的清晨,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暖意。我们早早收拾妥当,围坐在小店中,一人一碗热干面,面条筋道,芝麻酱浓郁,简单的早餐却满是烟火气的幸福。
饭后,我们踱步到旁边的茶叶销售处。店主热情地泡上一壶新茶,茶香袅袅升腾,在唇齿间萦绕。我们细细品味着茶香,感受着茶叶在水中舒展的韵律,不知不觉便选了一包茶,想着送母亲一包,自己也带些回去慢慢品尝。
为了给岳父一个惊喜,我悄悄来到附近的蛋糕店和花店,订了一个精美的蛋糕,又挑选了一束色彩鲜艳的鲜花,满心期待着为岳父庆祝96岁生日。
九点钟,阳光正好,二哥雇的杜师傅、大哥找的陈师傅准时来到酒店门口。我小心翼翼地捧着鲜花和蛋糕上了车,车子缓缓驶向五峰山村。一路穿行在田园和山水间,微风裹挟着清新的茶香扑面而来,道路上少了往日的喧嚣,宁静而惬意。只是临近五峰山家门口时,路面稍显崎岖,我们小心慢行,终于顺利抵达。
车开到家门口的那一刻,九十六岁的岳父和九十四岁的母亲三十七年后再次相见,眼中满是欣喜与激动,岁月仿佛在这一瞬间悄然停驻。午餐前,我陪着岳父散步到水库和头井。一路上,野草肆意生长,曾经充盈的井水如今也所剩无几,时光的痕迹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显现。
回到家中,郭永红看到门口的香椿芽鲜嫩可口,我们便一同去采摘一些,准备带回十堰,将这份春日的美味珍藏。
厚成弟弟他们早已精心准备好了丰盛的菜肴,两桌美食摆满了桌子,每一道菜都饱含着心意。临近饭点,我们郑重地为岳父戴上生日冠,大家围坐在一起,齐声唱起生日快乐歌。岳父闭上眼睛许愿,烛光映照在他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随后,我们一同切蛋糕、分享甜蜜,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房间。
厚成和大哥用视频记录下这珍贵的时刻,送上真挚的祝愿词。午餐时分,两桌宾客齐聚一堂,常榜三爹、家乐姑爹、常英幺爹、常德大叔、常志五爹和五妈、厚平和苏芹姐等亲友都前来道贺,大家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大家举杯畅饮,品尝着美味佳肴,其乐融融,浓浓的亲情在这一刻肆意流淌。
活动结束后,夕阳的余晖洒在归途上,我们带着满满的幸福与回忆,回到宜都聚龙湾宾馆。这一天,因着生日的喜悦、亲人的团聚,变得格外温暖而难忘,成为记忆中最璀璨的篇章。
7、观三峡千古情
晨光熹微,5 月 3 日的清晨,带着对《千古三峡情》的期待,我们匆匆用过早餐,漫步至清江公园稍作停留。江面波光粼粼,晨雾如轻纱般笼罩,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
随后,我们朝着演出场地进发。远远望去,入口处已是人潮如织,热闹非凡。排队等候时,身旁的游客们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表演,空气中弥漫着期待的气息。好在提前知晓需网上购票,免去了许多波折,我们顺利入园。
9 点半,众人准时集合,10 点踏入园区。首先游览了宜昌保卫战、郑和下西洋两个景区,逼真的场景仿佛将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让人仿若穿越时空,亲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而最令人期待的,当属《三峡千古情》表演。临近演出场地,门口人头攒动,拥挤不堪。考虑到岳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我们小心翼翼地护着他,好不容易才进入场馆。
灯光渐暗,演出开始,激昂的音乐响起,舞台上光影变幻,一幕幕精彩绝伦的表演震撼呈现。演员们精湛的技艺、动人的演绎,将三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大禹治水、屈原问天、三国故事、昭君出塞、盛世三峡一幕幕舞台剧上演。看着舞台上的故事,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不禁眼眶湿润,泪水夺眶而出,那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感动与眷恋。
演出结束后,我们和二哥张厚志,大哥张厚林一同前往常华叔叔的今源农庄。在农庄里,饭菜飘香,欢声笑语不断,常华叔叔一家热情地招待着我们,为我们送行。温馨的氛围中,每一句关怀的话语、每一道美味的菜肴,都传递着浓浓的情谊,让人倍感温暖,张涛校长和刘老师也在百忙之中赶来为我们送行。
大家为家族理事会建设也提出了很多良好建议,我也把在清河张氏祖庭和十堰张氏祠堂考察的收获和大家分享,希望我们松枝宜张氏宗亲理事会能够未来发展越来越好。
夜幕降临,张家兄弟开车送我们抵达宜昌,满满的温馨,到了酒店一看,我们决定更换一家酒店,外出用餐时,我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在手机上筛选合适的酒店。最终,选定了一家价格稍高但环境良好的酒店。虽然费用增加了,但房间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服务也十分周到。我们果断退掉了原来的酒店,将行李搬至新住处。
安顿好一切后,我们在新酒店住下。这一夜,宁静而舒适。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的经历,既有《千古三峡情》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也有寻找住宿的波折与坚持。而这也让我明白,旅行中,虽然会遇到种种意外,但只要用心去解决,总能收获圆满的结局。往后的旅程,便有了这般宝贵的经验,相信定能更加顺遂。
8、归程
晨雾还未散尽,5 月 4 日的宜昌街头,出租车的引擎声划破寂静。我们拖着满载回忆和行李,奔赴高铁站,赶乘 9 点半那趟驶向归途的列车。车轮滚滚向前,沿途的风景如褪色的画卷快速倒退,心中却满是对这段旅程的眷恋与回味。
列车抵达石家庄时,阳光正烈,换乘的间隙,我在站台上短暂驻足。再次启程,直到下午四点多,邢台的土地终于在脚下延展。打车向着清河疾驰,车窗外掠过熟悉又陌生的街景,丈量的不仅是距离,更是归来的急切。六点多,当张氏祖庭所在地清河的灯火映入眼帘,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这段辗转的旅程即将画上句号。
而此时的郭永红,带着家人于十点半从宜昌出发,踏上了回十堰的路。午后三点多,她们顺利抵达,熟悉的城市气息拥抱着归人。当我到达后拨通郭永红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她安然的声音,心中的牵挂瞬间化作欣慰。
十堰那边,史庆捷早早就来到了十堰高铁站,接上他爷爷,庆捷的妈妈,还有他姨郭永红一起送到庆捷爷爷家,顺利平安到达。
我们默契地邀请岳父录制视频,镜头里,岳父脸上带着旅途后的疲惫,却难掩笑意。他对着镜头激动地诉说,言语间满是对这段旅程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视频发送的那一刻,仿佛将分散的我们重新串联,也为这场奇幻、魔幻、寻根又充满开拓意味的旅程,盖上了圆满的印章。
回首这段时光,我们走过十堰张氏祠堂寻根问祖交流,在清江画廊沉醉于山水之间,为岳父庆生感受亲情的温暖,在《千古三峡情》中震撼落泪,也在寻找酒店时经历波折。每一段经历,都像是命运精心安排的章节,串联起这场意义非凡的旅途。如今,我们各自平安抵达终点,将开始的未来,这场旅程,不仅是空间上的跨越,更是心灵的一次伟大转折,让我们在收获与感悟中,走向新的人生篇章。
9、岁月无踪时光留痕
晨光斜斜爬上办公桌,5 月 5 日的工作日,键盘敲击声与窗外的鸟鸣交织成独特的节奏。我打开电脑,记录五一长假经历。那些旅途中的朝暮光景、山水人情,如同被按下回放键的胶片,在脑海中一帧帧浮现。
从张氏祠堂里缭绕的香火;从清江画廊的碧波倒影,到五峰山村为96岁岳父庆生时跳动的烛光,回忆他一生参加一汽二汽建设的精彩岁月,每个细节都裹挟着温度。指尖在键盘上敲动,将奔波的疲惫、重逢的喜悦、探寻的惊喜都凝练成文字,像是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时钟嘀嗒,不知不觉已至下午下班时间,最后一个标点落下的瞬间,恍若完成一场与时光的对话。
这些跃然纸上的字句,不只是行程的记录,更是岁月赠予的礼物,是对时光的记录,更是对亲情的感谢。它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偶然翻开,让后人触摸到这段旅程的脉搏,有商务往来的严谨,有家族寻根的深情,有山水游历的惬意,也有生活插曲的烟火气。当合上本子的那一刻,仿佛为这段多彩的时光盖上了专属印章,让记忆在文字中永恒,在岁月里生香,在时光里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