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报讯】走进智新科技3号园区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如交响乐般此起彼伏,公司2024年度劳动模范、智新科技设备修理师张呈瑞穿梭在设备之间,时而俯身检查线路,时而与同事快速交流。他的动作干脆利落,目光专注如鹰隼。采访中,他总是提到“钻研”和“责任”两个词,仿佛这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信仰。在新能源时代,张呈瑞脚踏实地、坚持自学,潜心钻研技术,不仅完成了工作岗位的转变,还在岗位上持续攻坚克难,让东风新能源产线上的设备自主可控,将个人发展融入了企业和时代潮流。
拆卸模具
转岗:从设备操作工到设备维修员
2017年,张呈瑞从东风汽车技师学院毕业,加入东风格特拉克,成为一名普通的设备操作工。面对车间里复杂的进口设备,他连零件名称都认不全。但他不服输,每天下班后泡在资料室,对照图纸记录零件特征;班组整理备件时,他主动申请参与,将每个零件的功能、参数烂熟于心。
“那时候,我连西门子PLC程序都看不懂,只能硬着头皮请教老师傅。”张呈瑞回忆。他自费购买专业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编程和机械原理。五年间,他啃下30多本技术手册,写下十几本学习笔记。2018年初,他通过智新科技的技能考试,正式转岗为设备维修员,成为同期唯一完成这一跨越的员工。
研究桁架机械手
攻坚:让设备“自主可控”
2023年9月,车间一台进口罗芬激光器突发故障,配件采购周期长达数月,而生产任务迫在眉睫。张呈瑞与团队成员大胆提出“国产化替代”方案。他联系国内多家厂商,对比参数、测试兼容性,最终选定一家国产激光器。安装调试阶段,他和团队三天两夜连轴转,调整光路、优化程序,成功让设备“起死回生”。这一次进口设备维修不仅节省了成本,也找到一条进口设备维修的创新之路。
“国产化不是简单的替换,而是吃透原理后的再创造。”张呈瑞说。如今,他和团队负责的激光焊机国产化项目已成为智新科技设备“自主可控”的标杆案例。
2023年2月,智新科技引入扁线电机定子生产线,这是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调试初期,线成型工序合格率不足60%,张呈瑞临危受命加入攻关团队。他发现激光去漆不净是主因,便提出调整振镜倍数、增加吹气去渣功能。为验证方案,他连续半个月睡在公司,最终将合格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
设备不会说话,但数据不会骗人。张呈瑞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上千组调试参数。同事涂强感叹:“他像‘解谜’一样对待故障,再难的问题都能拆解成一步步的答案。”
张呈瑞(左三)对团队成员进行光学测量设备故障维修培训
传承:用工匠精神点亮更多人
2024年5月,以张呈瑞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成员共计38人。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是技术攻关的阵地,更是传承匠心的摇篮。张呈瑞从普通维修工成长为公司劳动模范,用七年时间诠释了“钻研”二字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如今,这里不仅是600台设备的“诊疗中心”,更成为智新科技产线设备国产化突围的“智慧引擎”。
工匠精神不是独行,而是点亮更多人。2024年,张呈瑞带领工作室成员参加4次国家级、省级、东风汽车级技能竞赛,均获得历史最好成绩;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完成6项专利申请,承接了柯马加工中心改造、软件刷写自主化开发、P0级丝杠国产化开发及应用、国产数控系统开放及应用4项重大课题。
每解决一个难题,就离设备“自主可控”近了一步。如今,张呈瑞正带领团队攻关“国产数控系统开发”,试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张呈瑞说,“东风汽车在转型,我们更要有跑赢技术迭代的速度。”
同事眼中的劳模
张呈瑞所在班组的班组长涂强感慨地说:“在我27年的职业生涯里,成功从普通操作岗转到设备维修岗的员工屈指可数,他算是一个。我们的工程师都很喜欢找他一起干活,动手能力强又聪明。”在班长涂强眼中,张呈瑞是“定海神针”。“别人过节团圆,他过节‘打仗’。”2024年春节前夕,车间紧急排产,张呈瑞放弃休假,连续值夜班一周,独自承担两人工作量。
电气工程师潘业钊则用“全能”形容他。脱下工装,张呈瑞是团队公认的“首席生活委员”。修设备、调程序、带徒弟,甚至在社区义务维修家电,没有他搞不定的,各种生活琐事找他都能解决。张呈瑞不仅动手能力强,而且有一颗“热心肠”,“只要有啥公益活动,他肯定第一个报名。”
赵晓惠是张呈瑞认识十多年的老同学,当初两人大学毕业后共同加入东风,现在又成为了同事。赵晓惠说:“张呈瑞在学校的时候就特别能吃苦,当时为了参加比赛进行集训,他就在学校教室打地铺睡了整整一个暑假。现在上班了,更是遇到问题从来不会轻言放弃。”赵晓惠道。
记者手记
29岁的张呈瑞,入行仅7年,却已手握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东风汽车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处处透着“较真”的劲头。在调试扁线定子生产线时,他连续48小时守在设备旁,反复调整激光参数,直到合格率从60%提升至98%。同事调侃他是“全天候设备医生”,他却说:“设备和人一样,得病了需用心‘治’。”
采访结束,他又匆匆返回车间处理突发故障。望着他的背影,记者明白了:所谓劳模精神,不仅是技术过硬,更是那份与时间赛跑的执着,以及将责任化为行动的纯粹。
(记者 陈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