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山畔涨“植”识 (散文 作者 李泽华)

在襄阳的羊祜山,烈士塔静静矗立,宛如一位沉默的巨人,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深沉。它见证过岁月的沧桑变迁,更铭记着无数英烈为这片土地抛洒的热血。烈士塔占地面积1100余亩,始建于1951年,1975年重建,是为纪念解放襄樊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及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襄阳的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烈士而兴建的。革命烈士公墓安葬有在襄樊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103名及大革命时期革命牺牲的部分老前辈的遗骨,烈士骨灰堂安放有五十多位在不同时期为襄阳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牺牲的革命烈士。

每至春日,当料峭的寒意尚未完全散尽,烈士塔周围的迎春花便悄然登场。它们像是一群活泼的精灵,迫不及待地要为这略显肃穆的地方带来生机。一丛丛,一簇簇,细长的枝条上缀满了金黄的小花。那花朵小巧玲珑,四片花瓣整齐地舒展着,宛如一个个精致的小喇叭,吹奏着春的序曲迎接着我们这群攀爬者。

微风拂过,迎春花枝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低语,又似在吟唱。它们在烈士塔的身旁肆意绽放,金黄的色彩与烈士塔庄严的灰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独特而动人的画面。迎春花的娇艳,并未冲淡烈士塔的肃穆,反而为其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柔与希望。

看着这些迎春花,思绪不禁飘远。当年,烈士们正是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为了理想与信念,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艰难困苦中坚守,用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安宁。而如今,这漫山遍野的迎春花,不正像是烈士们用鲜血浇灌出的希望之花吗?它们年复一年地盛开,向人们诉说着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

在烈士塔下,在迎春花的簇拥中,内心满是对先烈的敬仰与感激。这些迎春花,不仅是春天的使者,更是烈士精神的象征。它们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绽放,正如烈士们的精神在人们心中代代传承,永不磨灭。据了解,6.8公里的烈士塔绿道沿线共绿化一万平方米,植被的品种也很多,有苗木、灌木、藤蔓等多种品种。沿线绿化遵循野蛮生长、杂乱无章的原则,不刻意去规划、造型,所有苗木种下去后就任其自然生长、融入自然,减少了人工绿化的痕迹。

当春日的暖阳洒在烈士塔和迎春花丛上,那金色的光辉仿佛将过去与现在紧紧相连。烈士们的身影虽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这迎春花一般,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畏艰难,不忘初心,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拼搏。

我和同事朱工沿着烈士塔--三间房--微波站后墙--扁山顶进行了4小时的徒行。扁山中有多种奇珍,这里有近200种树,常见植物约300种,药材上百种,是名副其实的宝山。虽然只有十来度的气温,爬山路上我们依然大汗淋漓,不时在路边小亭休息一会儿。上山的小道上铺满了落叶,树林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偶有几片黄叶挂在枝头随风摇曳,但依然可以看到缠绵在岩缝的绿色迎春花和挂在枝头的各种不知名的小野果,生长在岩石边的绿色小野草。这些不畏严寒的绿色给扁山带来了一丝生机。

迎春花带着报讯,早早地来到人间。它也许并不知道在寒冷中会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就那么默默地开在路旁,任凭路过的人忽略或注视。我就是那个看见它的人,也许在我的前面还有路人停下脚步看过这朵小小的花,也许在我的后面还有很多人会遇见它,而我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因为它带给我的惊喜,让寒冷中有了亮色。

过不了多久,那一丛丛迎春花就会开出许多的黄色花朵,一群群的花朵告诉人们:“春天就要来了。” 我静静地站在最早开出的一朵迎春花旁,内心顿时有了感动。无论生命多么寂寥,都会有一朵花开在你走过的路旁。无论冬天多么寒冷,迎春花都知道,不久春天就会来到。

熬过最冷的寒冬,明亮的心底盛开出黄色的亮丽。迎春花带着一股蓬勃的活力,开在扁山路旁。迎春花是不娇气的植物,在很多地方都会看见它的身影。城市的道路花坛上,有它的足迹。郊外的无人小路旁,有它的笑容。就在扁山的一处,不经意间就会冒出一株株迎春花来。

迎春花先于叶生,在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上,就会早早开放,它不需要绿叶的映衬,就会格外美丽。迎春花是清香的,不仔细贴近是很难闻到它的香气,它不像别的花卉把花香抛洒,而是静静地守着一抹清香,等待春天的召唤。

开在一年中最早的花,元旦刚过迎春花就开了,等到迎春花开后,百花即将迎来春天里的怒放。迎春花开在冬天,开在新一年的最早,它生来具有复杂的特性,一边是不畏寒威,一边是笑脸迎春。它的花色端庄秀丽,属于不招摇的那种气质,就好比一个人充满了智慧,不急着在任何场合去表现自己,开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天地里,含香有趣又给人以希望。

迎春花,梅花,水仙,山茶花,被人们统称为“雪中四友”,然而它却是属于春天的花卉。在经过了冬天的历练,身着一身戎装,就那么策马奔腾而来,不管不顾地在冬天里开出,在春天里盛放。你是你的风韵,我有我的风骨。一朵花被我在一个偶然间看见,于是花与我的缘分,便在这一刻结下。我用笔墨写一段信笺给它,寄给春天。不久,春天来时,我们依然会记住这个报春的花朵。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扁山的路便是登山者们踩出来的。沿着山间小道一路上行,爬到一处平坦的山坡,向远处郑万高架桥看过去,一列列高铁如游龙般飞驰在祖国的大地上。继续前进,崔家营汉江拦水大坝近在眼前。终于我们登顶了,山顶的一块大石头上刻着“扁山”两个红色的大字,我们身处的扁山南峰和扁山北峰遥遥相望,虎头山上的电视塔清晰可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襄阳最高峰,心情是那么的舒畅。

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目光被牢牢吸引。微风轻拂,迎春花的枝条随风轻舞,花朵相互碰撞,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似在低吟浅唱一首春之赞歌。这灵动的画面,瞬间驱散了我心头的倦意。凑近细看,每一朵花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宛如一颗颗剔透的珍珠,在花瓣上滚动、闪耀,为迎春花添了几分清新与娇俏。

看着眼前这一丛丛迎春花,我不禁思绪飘飞。它们生长在这城市一隅,无人精心呵护,扎根于并不肥沃的土壤,却依然在每个春天准时绽放。在漫长寒冬里,它们默默积蓄力量,只为在春日到来时,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美丽。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喧嚣纷扰,它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节奏,为这平淡的城市注入一抹亮色,一份生机。

想想自己,每日在工作的洪流中忙碌奔波,时常因压力与挫折而迷茫、抱怨,却忘了像迎春花这般,在困境中坚守,在平凡里孕育希望。这丛迎春花,不正像那些在城市中默默奋斗的人们吗?即便生活不易,依然怀揣对美好的向往,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深吸一口带着花香的空气,我感到内心重又充满力量。上班的路依旧漫长,工作的挑战也不会少,但这丛迎春花已在我心间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我迈着轻快的步伐,继续前行,心中满是对这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的敬意,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此后,每个上班路上与迎春花的相遇,都成了我生活中最温暖的慰藉与激励,提醒我于喧嚣尘世中,心怀希望,勇敢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