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这一阵儿,咱们一起去看“李焕英”!

这里是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东风电驱动公司”)有着“李焕英”同款场景地更有着“李焕英”们同款奋斗者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新时代的“李焕英”们

刘莉华

30年前,我的父辈们也是推着这样的一车车产品、零件风风火火地奔向生产车间。如今,我们继承了他们的意志,接续奋斗。

▌推着满满一车起动机电枢的刘莉华,从那片斑驳的红墙前走过,墙上“工业学大庆”几个大字儿依然清晰

刘莉华是东风电驱动公司电气工厂起动机车间的一名动平衡操作工,是一名地道的“东风第二代”。

她所在的工位是起动机电枢生产线上的关键工序,因为设备、质量保障和工艺纪律要求严格,这个工序成为了瓶颈工序。长期倒班,她经常披星戴月。

2021年开年,起动机产品订单快速增加,工序的日产量也排到了1000台的极限峰值,加班延点就成了常态。

“其实,最难的时候是孩子上高中那几年。连年都是高产,忙得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刘莉华说,好在孩子们也都非常理解父母的辛苦,就像李焕英和她的女儿一样,互相理解、互相鼓励。“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班员们都相互支持,谁家遇到点儿困难,我们都会及时补位,大家齐心协力就是为了确保每一份订单不延误。”刘莉华说。

陈环宇

如果不是电影《你好,李焕英》爆火,我还真没有注意到,天天经过无数遍的厂房、工作场地是如此的有年代感,原来我天天在电影外景地“打卡”。

▌编好麻花辫,站在红砖墙前,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

2015年9月,陈环宇通过应聘来到外检班。从那时起,她就承担起检测继电器拆解、换向器超速实验、单向器性能检测等工作。

2020年元月份,为应对零部件多、检测人员少的局面,班组内部开展了轮岗调换制度,她又开始了整流器筛选、标准件检测、油漆辅料检测等等工作,在她的记忆中,总是有检不完的零件、加不完的班,但她始终微笑着面对。

周  怡

我们这一代东风子弟,亲身感受到父辈创业的艰辛。岁月匆匆带走的是年华,留下的是沉淀,父亲传承给我们的是在工作中力争上游的韧劲儿和永不懈怠的干劲儿。

▌走过那片已经废弃的红房子的时候,周怡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她的父亲在这里检修设备的情形

“父亲是一名普通党员,自建厂初期就投入到工厂建设中,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企业的发展献出了青春。”周怡说,在父亲退休的第二年,她选择成为“东风第二代”。如今,周怡是东风电驱动公司电子工厂技术质量科外检站的一名检查员。

周怡说,外协零件的品种、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要履行好检查职责,就必须不停地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

“除了要熟悉材料和产品的用途、性能、技术要求、工艺路线、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多深入现场实际,向老师傅学习,用心服务生产一线。”周怡说。

张雪华

连续多年的高产,生活轨迹就是家、车间两点一线,这个春节也只休息了三天。听说电影《你好,李焕英》大火,也没有时间去看,等忙完这一阵子,就去看电影。

▌工余时间,张雪华和王俊一起研究钎焊技巧

张雪华也是标准的“东风第二代”,还是东风电驱动公司电气工厂起动机车间初装班的一名多面手——标准的“33制”员工(一人会三岗,一岗三人会)。

从压轴、下元件、氩弧焊到钎焊岗位,样样精通,她经常用娴熟的操作技能去帮助身边的同事,在自己工序任务完成了之后,她会适时地帮其他同事赶进度,还经常协助班长培训新员工。她有一个心愿——希望班员们都成为独当一面的“33制”员工。

张雪华说:“夜晚的风一吹,手上冰冷的感觉好像从骨头里刺出来的一样,但是看着零件从自己的手里加工成一台台成品电枢,心里总是暖洋洋的。”

在斑驳的历史中

找寻岁月的印迹

红砖厂房见证了

一个企业的强大崛起

一代又一代“李焕英”们

用智慧与汗水建设起

一个向上发展的东风零部件

……

乘势而上 接续奋斗

让我们一起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