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报大风口快讯】 在4月10日举行的2023 年东风汽车品牌春季发布会暨第七届科技创新周开幕式上,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尤峥发布新能源跃迁成果,全面展示了东风在新能源领域对核心技术和核心资源的自主掌控能力。央视财经对发布会进行了直播。
平台开发方面——
东风在乘用车领域打造了三大架构平台:
M TECH猛士豪华电动越野架构
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
DSMA多能源低碳节能模块化架构
在商用车领域打造了中重卡、轻卡电动化平台:
中重卡平台,东风自主研发,打造新一代低碳化、智能化、安全可靠的模块化技术平台,主要指标比肩斯堪尼亚、曼(MAN)、沃尔沃等欧洲高端品牌,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轻卡平台,东风正在研发全新一代轻卡新能源平台,全面满足国家对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电动化需求,能满足纯电、混动、氢燃料车型需求。
技术创新方面——东风坚持超级混动(PHREV)、纯电、氢能并进的技术路线,实现了行业领先。
乘用车领域,东风马赫动力品牌,打造了四个行业第一:
行业第一个热效率达到45.18%的混动专用发动机;
行业第一个融合串并联和功率分流的四档智能混动变速箱(4HD),油耗较单档混动箱下降10%,兼备传统动力的驾驶乐趣;
行业第一个功率400kw、峰值扭矩8100Nm、集成差速锁、两档变速箱,满足极限越野的电驱动总成;
行业第一个十合一扁线电驱动总成(iD3),体积减少18%,重量减轻15%以上,能耗行业领先,东风正在研发超高转速、超高效率的第四代产品iD4。
同时,东风还取得了两个全球第一:全球首个固态电池示范运营车,累计里程超过100万公里;全球首款轮毂电机乘用车,已率先示范运营。
商用车领域,东风已布局全系自主电驱动总成和电驱桥,满足中重、轻型商用车在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已量产投放120kW电机,5000N.m轻型、28000N.m中型电驱桥。今年将陆续投放150kW中型、420kW重型电机、扭矩40000N.m的重型电驱桥。
在氢能方面,东风打造了“东风氢舟”技术品牌,包含“氢芯、氢元”的氢动力模块。自主研发的80kW燃料电池系统也成功搭载轻型商用车;氢内燃机,已于去年点火成功。
智能网联方面,公司自主打造了中国首个全新一代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
它采用1个中央智慧大脑和4个区域控制器,实现全域融合;
它满足国际标准ISO26262最高功能安全体系要求,并实现了千兆以太网,超快响应;
它实现软硬件解耦,与用户共创千人千面的多场景体验。
自动驾驶领域,东风率先开展5G Robtaxi示范运营,在武汉智能网联示范区累计运行里程已经超过200万公里;
东风联合中远海运、中国移动先后为厦门港、武汉阳逻港,打造了5G无人集卡“无限星”智慧物流解决方案,获得了行业高度关注。
东风首个参与雄安新区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首批20台东风L4级无人驾驶共享巴士(Sharing-Bus)在雄安新区的示范运营,近期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核心资源掌控方面——
东风在电机、电控、电池领域均实现了自主掌控。
在武汉已形成了年产47万套电驱动总成、30万套电控、30万套IGBT模块、10万套电池Pack、1000套燃料电池的生产能力。
未来三年,将建成90万套电驱动总成、100万套电控、100万套IGBT模块、1万套燃料电池生产能力。
东风与中国中车联合研发的IGBT半导体,具备技术、成本双优势,打破了欧美垄断,在满足东风企业内部需求同时,已向行业头部企业规模化供货。今年年底,公司将量产高性能的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模块。
东风积极推进国外芯片“本土化”生产和国产芯片研发应用,确保供应链安全可控。东风与中国电子、中国信科等芯片头部央企,开展战略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从行业高端MCU控制器起步,攻关复杂驱动芯片。其中,首款车规级芯片DF30已流片,驱动芯片将在今年年底实现整车量产搭载。
品牌格局方面——
乘用车领域,东风已经构建豪华、高端、主流、小型新能源品牌格局。
猛士,中国首个豪华电动越野品牌,勇攀世界汽车科技高峰。
岚图品牌,致力于成为高端智慧电动品牌领先者。
东风风神全新电动化系列产品,将在上海车展亮相。
今年下半年,东风将发布小型电动品牌。
同时,东风风行、东风启辰等品牌,也正在向全面电动化转型,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多元的产品选择。
商用车领域,持续巩固东风商用车行业第一领先优势,向高端化、电动化转型。中重卡,形成东风、乘龙、华神三个品牌差异化的发展格局。轻型商用车,将面向现代化城市物流、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的需求,积极布局系列产品。
(记者 王娟 责任编辑 王欣然)